粤剧市井化后分布在城市的两端

  2 能打的“杨六郎”不知“穆桂英”是他的“妻”

  戏曲进校园的模式,这几年逐渐在全国推行开,影响面广,效用可见。京剧作为国粹,近水楼台先得月,堂而皇之地编进了人教社的教材。在深圳,最早被推广的也是京剧。直到2007年,拿了少儿京剧小梅花奖的孩子们在宝安戏剧院做汇报演出,当时红线女也在场,慨叹不已:京剧都能唱得如此有板有眼,岭南的孩子,为何不能把本土的文化弘扬呢?

  宝安区率先在福永街道的4所小学建立了据点。这条街道上本地村民多,许多村里都保留了年尾唱大戏的习俗,孩子们学以致用,大受欢迎。第二批4所学校再次增设,同期,市内的如海湾小学、向西小学也在这股“粤剧进校园”潮中脱颖而出。海湾小学自订了一套“粤剧入门培训计划”,第一阶段练基本功,2个月,40课时,训练身体素质和走台步、亮相等功架;第二阶段就可以练习套路了,指法、水袖功、把扇功、转身、翻身……2个月后已初具雏形;第三个表演阶段,一般的短剧、折子戏、常念做打都不在话下。

  刚开始有人怀疑,这总共半年的学习计划,真能与过去的专业戏班子十几年积累的功力相提并论?事实上,上个月的第九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上,海湾小学的粤剧社团一举夺得青少年组桂冠。“那出戏叫《南国红豆映海湾》,主要是显示行当,青衣、华联、须生、红绸舞、打筋斗都亮相了……等于现在玩的是‘串烧’。”梁永基说,为了调动起所有刚涉猎粤剧的学生的积极性,自己煞费苦心,才将各处折子戏糅合到一起,叫所有人有登台的机会。歌词也是自己填的,最后一句就是“粤韵风华,海湾学子舞翩翩。”起激励之意。

  当然,以每周三次、每次1小时的教学时间,的确无法深入讲述每出折子戏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排练《穆桂英挂帅》时,小女主角将一双怒目瞪圆:“来者何人?!”而唱对手戏的10岁的何泽佳也清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吐出:“杨宗保在此!”

  整一罐的BB油倒在盘子里。趁着他们卸妆的机会,记者上前问何泽佳:“你知道杨宗保和穆桂英是什么关系吗?”他低头想了会,茫然地看着我。不仅如此,吴泽民也不懂,今天自己穿了一身黄袍,翻了30个跟斗,但演的是什么角色。

  “这样的教学是否会仅停留在表层,而无法使孩子们真正理解粤剧的精华?”针对提问,较早将粤剧带入校园的宝安教育局教育科学培训基地主任潘世祥简单明了地回答:“我们是培养兴趣,不是培养名家。”在他看来,无论是粤剧还是其他戏曲,首先就是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说句老实话,孩子们想学戏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想弘扬民族文化吗?肯定不是,首先就是要漂亮,有趣,通俗。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唱?就是因为将古典信手拈来,套到琅琅上口的旋律当中。”他认为,精选每本剧目中最广为流传的折子戏,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在短期内最能吸引孩子兴趣的方式:“等到他们入门了,还有兴趣,自己会去钻研。”



53/5<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