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市井化后分布在城市的两端

  1 演祝英台,潮汕小女孩日日讲白话练发音

  “杨宗保”在认真地擦黑板。

  其他孩子嘻嘻哈哈地任他一边擦,一边用粉笔画出各种小乌龟、火星文、苹果树……不同的是,他们有的脸上浓墨重彩,头上梳扎插戴,有的身上着了金线绣蟒,有的背后插了六支彩旗。讲台上摆着一盒草莓味的儿童装牛奶。

  “不要把别的班的东西弄乱,快回来!妆还没化完呢!”梁永基在教室门口拍着手吆喝。

  他不是学校的老师,却是学生们的师傅。作为一个从事了20多年粤剧行业的老演员,看到学生们生气勃勃的样子,他有衣钵被继承的欢欣。他的正职是深圳市南山区粤剧团的副团长,团里和他一样受聘于南山区这所海湾小学的,还有另外两名老师。今年年初起,每逢周二、四、六,他们都要搭乘公车过来,尤其梁永基住得远,每次都要花费一个小时以上。

  这么辛苦,报酬几何?“也就是一个月几百块的车马费。”他老老实实地说。“不过我们看重的不是钱,你看看他们唱的。”

  一曲《登仙化蝶》,梁山伯和祝英台宛如穿梭云雾之中,女老师吴玉琰数着拍子,哼着曲调,与孩子们一同陶醉其中。“我自己连孙子都有了,但是儿女都不喜欢唱粤剧,看到这些孩子学得那么认真,好鬼开心!”她爽朗地大笑起来。

  果真“好鬼认真”,演祝英台的张可欣,天生的美人坯子,问什么问题她都含羞不答,却对着镜子,认真地将额头贴片上的珠饰扶好,发现少了一枚,赶紧唤女伴:“拿果只俾我。”不算纯正的粤语,一问,果然是潮州的孩子。“我们学校的潮汕孩子最多,”培训组罗主任说,“但是挺奇怪的,学校也有京剧课程,本地仔爱学京剧,而潮汕妹喜欢唱粤剧。”果然文化无隔阂,为了使发音更纯正,这些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摒弃了最常用的家乡话和普通话,以尚不通畅的白话生涩起步。

  “说起来,校长还是江西人呢,可是他每次戴着红领巾,坐在学生当中,认真听和他不同母语的这种戏曲,我就想这校长实在太有心了。”梁永基说。海湾小学先后成立了27个学生社团,而少儿粤剧社团是最活跃的。吴泽民一口气报了4个班,每天放学都被排满,他用非常冗长的句子表达出了“相得益彰”这个词,总之,他在武术队学的筋斗让他稳坐粤剧社的“一哥”,而在粤剧社背的诗文正好能到作文班里炫耀两下。



52/5<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