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钟灵毓秀之地 自然人文荟萃 富阳籍的书法家名人辈出

除墨迹之外,二董书法还有刻帖、碑志、题榜、楹联、砚铭、琴铭等传刻书迹。二董题榜匾额,在家乡富阳各地发现较多;所题砚、琴铭辞,多见诸清内府珍藏古器物。值得一提的是,董诰奉敕所书楹联、屏风等,曾多件运用于北京故宫(紫禁城)、沈阳故宫(奉天行宫,图13)、承德离宫(避暑山庄)等地。

胡震(1817—1862),初字听香、听芗,改字伯恐、不恐,号鼻山,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诸佳坞村)人。弱冠既留心篆刻,亦习画,入庠后不喜制艺,却致力于书法,搜藏碑帖拓本甚富,故终身布衣。其书法早年习欧,后改习颜,得力于《大字麻姑仙坛记》。大约在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二十五年乙巳间,胡震到杭州结识了钱松,见其所作印章,大为叹服,从此很少为人刻画金石,一直要到咸丰十年(1860)移居上海以后,才应沪上友朋之请而复行铁笔应制。

胡震金石书画之名,显于沪上。其因避乱,侨寓上海,一度在应宝时幕府。在上海,胡震通过应宝时(敏斋)、胡远(公寿)等结识了更多的海派金石书画家,进而深究篆籀、八分、六书、小学。胡震收藏金石碑版在上海时期达到顶峰,据说其在上海的居室,几榻、屏幛皆秦汉碑版,古趣盎然。现藏国家图书馆的整纸善拓《始平公造像记》,即为胡震旧物。其晚年篆、隶,远宗秦汉之外,又明显受到了流行一时的邓石如、何绍基乃至杨见山书风的极大影响;而其晚年行书、楷书也颇高古,小楷是取法黄道周一路,行书则是取法邓石如一派的碑学书风。在海上,胡震书法篆刻受到海派后生、后来的西泠领袖如吴昌硕、吴隐辈的大力推扬,又因与吴昌硕辈关系密切的日本金石书画家河井荃庐的推崇,在晚近日本书画篆刻界有较大影响,大量作品流往日本,青衫山雨编著《明清书道图说》时刊载有多件。

来胡震身后声名寂寥。尽管时人有“(胡震)书法第一,铁笔(篆刻)次之”之评,但胡震主要名声多在篆刻一艺上,故《书林藻鉴·书林纪事》《中国书法大辞典》等无传,沙孟海编著《中国书法史》图录也未收,《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无作品图版。《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据《广印人传》《海上墨林》《寒松阁谈艺琐录》以及蒋敦复《胡鼻山传》出其小传,吴昌硕、沙孟海均对其篆刻给予高评。2007年冬,时值胡震诞辰一百九十周年,富春印社在家乡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并将胡震书画篆刻作品和研究文章结集为《一角富春山》出版,胡震研究有望深入。
22/2<12
周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