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津书法名家郁三阳做客中国网 滨海高新访谈实录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是从什么时候起,正式随父亲学习书法的?

    [郁三阳]: 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写字了。首先,教我怎么样拿笔,然后是怎样落笔、行笔、收笔,要求无笔不往,无笔不收笔笔到位,并做到中锋取势,力透纸背。父亲通过言传身教,使我在少年时期就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为我日后的书法创作奠定良好的根基。

    [中国网·滨海高新]:书法家大多从小临帖,您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被严格要求过?

    [郁三阳]: 那时候我还小,比较顽皮,但是我们家的家教比较严,特别是在临帖上不允许我有丝毫的松懈怠慢。上小学以前,父亲要求我临写颜体书法。上学以后,学校开设了书法课主要是写柳公权的《玄秘塔》,回家后再让父亲点评,课余时间大都用在临习书法笔帖上,手指磨出了硬茧子也不叫苦叫累,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年的认真临帖就不会有今天的下笔有神,游刃有余了。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的父亲是以颜体见长,而您的作品似乎并没有完全沿袭父亲的东西,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

    [郁三阳]:父亲在书法创作上以颜体为主,因此我也受到不少影响和熏陶,着实花了一些时间写颜体书法,并小有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书法艺术审视水平的提高,对新时期书法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墨当随时代”,在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感召下,在继承先辈书法精髓的基础上,我大胆创新努力使自己的书法创作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呆板的正楷书法中逐步脱胎出来逐步向高屋建瓴、流畅潇洒的行书、草书发展。这样做的难度随大,但是符合时代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需求合拍,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得到专家的首肯和群众的喜爱。此外,我还集各家所长,努力探索艺术创作,写出自己粗犷遒劲、老辣干涩的书写风格,使自己的书法创作道路更加宽广。


52/5<12345>
周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