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理论的四个问题(二)

        (二)对联格律的六要素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如对应性、关联性、词性、语法结构和修辞、平仄,以及书写、张贴等等,这些方面的规范与格式要求,就是联律。联律的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如果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如果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至于如: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千古(佚名联)

  这副所谓的“对联”,只是借用了对联的名义,来表达“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的寓意。从形式上看,它本身并非对联,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来,对联格律主要是针对其形式的,但由于对联的一个最突出的形式特征就是分成上下联两部分,因此,将上下联内容相关作为一个基本要求提出来,也是有必要的。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

    觉行圆满
    功德庄严(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下同。)



71/7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