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红船晚泊真如梦 花部重兴定有时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广东大戏目前仍是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种。2009年国庆前夕,粤剧更迎来了“申遗”成功的喜悦。尽管如此,粤剧人还背着很重的危机感。

  2004年,广州市文化局做过一个调查,广州粤剧观众的年龄集中在51岁以上,“铁杆戏迷”仅剩2000人左右。现在的孩子喜欢R&B、热爱HIP-HOP流行歌曲的不计其数,但他们大多不知道红线女有的“红腔”、马师曾的“马腔”等等粤剧知识。

  粤剧是老年人、乡里人的艺术?我认为不尽然。粤剧有着广东人的风骨。老年人、乡里人之所以更喜爱,并非因为他们落伍了,恰恰相反,他们拥有着比年轻人更深厚的粤派传统文化的积累。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幕红船泊晚沙”,说的是在有戏院之前,戏班都是坐着一种绘有龙鳞菊花图案的红色木船,在水乡渔市间漂泊。有时天气骤变,红船在茫茫江海之上,风雨交加,雷电大作,戏班便会全体动员起来,在船上大演《八仙贺寿》。试想当时情景:黑云压顶,洪波涌起,红船就像一根断苇,艰难前进。全体演员们在锣鼓锵锵声中,冒雨向天跪拜,齐声高诵:“东阁寿筵开,西方庆贺来,南山春不老,北斗上天台。”

  如此气概,如此风骨,粤剧并不止卡拉OK般简单的娱乐方式。如果把粤剧从广东人的文化基因中剥离,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又有何不同呢?

  还记得依偎在祖母身旁,看荧屏里的旦角摆开云手,临别的一眼秋波。是眷恋还是人心的不舍?如果此前,梨园的历史因缺乏保护而残缺散失,莫待行云难寻,我们除了深深的惋叹,从现在起,是否也该做些什么?

  传·奇

  历经四百载风雨 南国红豆发新枝

  周总理曾说,“昆剧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广东大戏因而有了自己的美称。

  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

  明朝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佛一带出现。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到了清末,人们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人能听懂的“白话”。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

  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大肆屠戮粤剧伶人并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其间,本地艺人逃亡省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也有艺人流亡至海外,粤剧因此成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据《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早在1852年(咸丰二年),美国三藩市《阿尔塔加利福尼亚日报》便报道了广东戏班鸿福堂过埠演出的新闻。

  粤剧解禁重生后,伶人们自发筹钱建立了粤剧的新组织——— 八和会馆,选址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八和会馆共分八堂,包括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