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北京专家盛赞“陕西秦腔文化周”

  11月16日至23日,“陕西秦腔文化周”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台“秦腔名家经典荟萃”和5台大戏连演了12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闹红京城。秦腔的魅力,不仅赢得了普通观众的掌声、鲜花和泪水,我国戏剧界权威人士,著名专家学者对此也赞叹不已。

  王蕴明(中国剧协原党组书记、评论家):“陕西秦腔文化周”在京举办,是一件盛事。秦腔至少有三个方面在全国绝对是超前的。第一,陕西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第二,陕西有百年易俗社,鲁迅对易俗社有题词。第三,陕西是当代艺术文化的一支劲旅。陕西在很多方面为全国树立了榜样,树立了典范。“秦腔文化周”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总结,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你们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中国的戏剧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春喜(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陕西秦腔文化周”充分展示了陕西秦腔艺术界在传承保护继承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当前中国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腔这样一个古老艺术,它在继承和创新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那就是它把秦腔的艺术传统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下观众的欣赏趣味的变化,做了一个非常恰到好处、分寸适当的一种结合。《桥弯弯,月圆圆》从音乐、声腔,从写作到演唱到演奏,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追求。1988年我去户县参加陕西新时期戏剧十年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提出秦腔在当代如何发展的问题。时隔20年,“陕西秦腔文化周”在实践上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雷抒雁(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诗人):对陕西来说,秦腔是历史最悠久、最流行的流行歌曲,在地里干活就可以唱。秦腔的根扎在陕西广大人群的心里头,这是秦腔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何西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这次秦腔进京展示了一个盛世华章。我们现在正在展开一个盛世,需要这样鼓舞民气的东西,恰好,陕西这块土地就是出这种东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的根基、文化的精神、进取的精神。

  安志强(中国戏剧原副主编):“陕西秦腔文化周”充分展示了秦腔的阵容,人才,实力,以及秦腔的艺术魅力。这是秦腔文化周给我印象最突出的东西。很多人提到秦腔吼,这确实是一大特色,但是秦腔不仅仅是吼,从李瑞芳、马友仙的演唱当中,可以听到甜甜、亮亮的、美美的,带给我们很多回味。陕西的梅花奖演员经得起考验。“梅花奖”演员李娟在演《桥弯弯·月圆圆》时,不幸从桥上掉了下去,但她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接着唱。不仅表现出演员本身的实力,也表现了演员的艺术道德水准,这是“秦腔文化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研究员):秦腔是一个大剧种,我们国家虽然有很多剧种,但是像秦腔这样的大戏并不是很多。像秦腔《下河东》、《金沙滩》这样的戏,只有秦腔才能承担这样的内容,才能承担这样厚重的历史内容。秦腔是正戏,不是逗乐的,唱民生的疾苦,表现大情、大喜、大悲,对千古历史的评说很到位。



3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