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省戏剧节引发的话题和思考:戏音袅袅,长路漫漫

  ●《秀色》作为近年来我省戏剧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其大胆创新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而评剧《西柏坡》在艺术空间和外延上的拓展,又为戏剧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秀色》是今年省河北梆子剧院最引人注目也颇有争议的一部戏。今年2月,在《秀色》的首场演出中,两位观众愤然离场,理由是“这样的创新难以接受,我看不出它是话剧还是梆子了。”事实上,这样的抱怨,王晓英听到过不止一次,但他并不打算因此而让步。“当初在同铁凝主席协商改编《秀色》时,她曾表示愿意为家乡戏的发展作贡献,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别把小说原著的内在精神改没了。现在看来,这个要求我们做到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10月17日,《秀色》再度于省会献演。演出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数分钟,迟迟舍不得离开,甚至还有人高喊“返场”。记者随机问到的7名观众,均表示自己是眼含热泪看完整部戏的。对于如此热烈的反响,王晓英没有感到意外:“《秀色》借鉴了话剧、歌剧、舞剧、电影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戏剧拖沓的情节,剧情紧凑,高潮迭起,观众爱看是必然的。”

    相对于《秀色》在剧目形式上的创新,石家庄评剧院一团副团长袁淑梅的创新理念则似乎更显“激进”。在连续创排《神河口》、《淀上人家》、《月嫂》、《西柏坡》等一系列现代评剧后,2009年,袁淑梅又把《西柏坡》搬上银幕,领衔主演拍摄了红色经典评剧电影《西柏坡》,彻底改写了我省近30年来未创拍戏曲电影的历史。在今年8月的石家庄第四届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上,她又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签署合作意向,着手创作动画电影《西柏坡》。“把《西柏坡》拍成动漫,就是要让娃娃们记住历史。这个历史,不仅仅是西柏坡的革命历史,还有咱们的传统戏曲艺术。”

    除了戏曲动漫,身为西柏坡名誉村长的她,一直把西柏坡红色旅游项目牵挂在心。在她看来,西柏坡红色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柏坡每年150万的游客,都是来一天,看完纪念馆就走,这哪儿行?”在袁淑梅的构想中,应该有一个类似于剧场的地方,游客白天参观完之后,晚上有一个看电影、听戏的场所,这样游客才会过夜、住店、吃饭,老区人民才能有经济收益。“电影就看《西柏坡》,戏就听咱们河北的戏。国内很多著名景点都有自己的家乡戏,像《刘三姐》,为什么咱西柏坡就不能有?”

    事实上,袁淑梅脑子里的文化旅游版图还能更大一些,她甚至为来石旅游的游客们设计好了行程:第一天,在石家庄市区休整、购物;第二天,到西柏坡参观、听戏、看红色电影;第三天,去温塘泡温泉;第四、第五天,到驼梁和天桂山感受太行风光;第六天,正定一日游,欣赏历史人文景观;第七天,回市区,休整返程。连石家庄人自己在观望的旅游市场,在袁淑梅这个湘妹子眼中却能玩上整整一个星期。“文化和旅游本来就应该结合在一起。我们文艺工作者在这过程中干什么?当然是思考河北要演什么、能演什么、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品牌。河北是个戏曲大省,光土生土长的剧种就有26个。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戏都演给大家看,让人们知道,外国的奶油蛋糕好吃,我们河北的缸炉烧饼更香!”

    袁淑梅的想法与省文化厅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今年7月,在省文化厅的主导下,省歌舞剧院与民营企业联合打造的大型实景剧《海上生明月》在北戴河上演,演出十多天场场爆满。而这,正是我省在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之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河北的戏剧要发展,或许只有创新一条路可走。创新,不仅是剧目创新、形式创新,更要创出品牌,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

    感言:创新,是戏剧发展的唯一途径。借鉴多种艺术元素丰富戏剧表演形式,将戏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把戏剧的外延不断延伸……不断创新观念,唯其如此,戏剧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戏剧之音才会越唱越响。



3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