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诗书 快意人生——张恺的诗书画艺术

    “春景绿写,融融柳絮化残雪。郭边梨花,夜深不知飘谁家,荷翠将谢,杜宇啼红枫红叶。帘捲晚霞,不愿秋月依天涯。”不久前,一位来汴赏菊的学者见到一幅以魏碑写就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不禁击节而叹:“魏碑雄强,宋词飘逸,兼工带写,词书俱佳……”

词填得好,书法也不俗,让这位学者想不到的是,这幅词书作品,作书、填词竟是同一个人。这位书法家、词作者名叫张恺。他的书法,圈内圈外知道的人不少,但知道他填词的人就不是太多了。

张恺的书法来自家传,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魏碑名家张本逊。从9岁起,张恺就随父亲握管临帖,秉承传统,上接魏晋,下溯明清,几十年来寒暑易节,临池不辍。他日课魏碑,用功尤深,遍临诸帖,尤其得益于洛阳龙门造像摩崖石刻,沉迷于这些北魏遗留下的各具体势各极臻妙的碑碣、摩崖、墓志,下笔雄强峻厚,骨法洞达。除习魏碑外,张恺兼习行书,书体俊逸飘洒,空灵迭宕。早在1972年,他创作的魏碑作品就获得河南省书法展一等奖,1973年、1974年,张恺再接再厉,又连夺两个一等奖,在全省书法展上,连续3年获3个一等奖,张恺声名大震。

11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恺说,自己书法之所以有一定成绩,是因为基础打得牢,学书路子正。除了随父亲习书之外,张恺当年又受教于武慕姚、高丽虹等书法名家,获益良多。

除了书法,张恺年幼时对绘画也下了一番苦功,小时候就跟着张光斗画兰竹,张恺如今也画得一笔好兰竹。

习书作画20余载,张恺从1996年开始了自作诗词。“许多书法家创作的内容多是唐诗宋词,写自己诗词的人并不多。”张恺对记者说,“在中华文明的灿烂长卷中,唐诗宋词是最为绚丽的篇章。宋词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曾为北宋都城的开封,可以说是宋词的故乡,作诗填词对于弘扬诗词艺术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诗词与书法是我们审美视野中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诗词代表着韵律、内涵和情感,而书法代表着墨迹的灵动、心绪的流转,它们共同创造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填词十几年,张恺已经填了130余首词,而且从1996年作诗填词时起,张恺书法作品的内容多为自作诗、词、文赋、楹联。在悠闲而又雅致的书店街,有一佳楹“朝起闲饮龙井水 暮归静听黄山风”, 就是张恺写就。

书法、绘画、作诗、填词,在许多人看来,张恺的爱好真是广泛,其实,他的爱好更多。他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喜爱盆景、养鱼、逗鸟、遛狗,还是一名资深球迷。他喜爱传统、古典与哀愁,喜爱与古人、历史对话,他笔下的魏碑雄强峻厚、深穆丰美,他填写的诗词音律谐婉、清新绮丽;他还喜爱时尚与现代,喜欢足球的疯狂、对抗、宣泄与张扬。传统与现代,对立与统一,张恺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思辨、感性、沉静、张扬,张恺以鲜明的个性书写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