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作画皆称奇-尹光中及其艺术

   人物名片
  尹光中,1942年生于贵阳。自幼热爱科技和艺术。先后任士兵、工人、教师,贵阳画院专业画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京举行绘画展及砂陶系列作品《华夏诸神一百例》个展。
  1985年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林兆华合作,参与《野人》剧组美术造型工作,同时在京举办砂陶艺术展。1986年与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伊文思合作担任片头制作及其它造型,同年获布拉格国际舞台艺术荣誉奖。1989年随作品赴德国举行巡回展览。油画、砂陶、版画等多件作品由捷、美、俄等国收藏。多年来作品先后参加国内外展览,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发明的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等获国家两项科技发明专利。  2009年岁末,贵阳美术馆,“1966-2009尹光中油画雕塑作品展”在这里展出。大约因尹光中是“贵州当代艺术的老前辈”,也因为艺术家特立独行、无拘无束的个性魅力,展览让省内外美术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作家还有广大美术爱好者闻风而至。而这个展览,是主办方——市文联以此为发端,陆续对贵州当代美术家进行梳理的开始。
  “先知先觉”的艺术家
  展厅里,130余件丰富多样、风格前卫的油画、雕塑作品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多媒体在反复播放着对艺术家及作品的介绍,还有一边观看作品一边热烈地发表着自己感受的观者,展厅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气息。
  在展出的油画、雕塑作品中,有画家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创作的油画写生作品,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创作的主题性作品,有九十年代以后创作的《线道》系列作品,还有使用中国传统文字和民间道符创作的《大公无私》系列作品,像摄影底片一样被尹光中自己称为“逆像绘画”的系列作品,以及砂陶作品《百家姓》等等。
  在尹光中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永不安于现状的追逐。
  在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中,表现的大多是那时贵阳的寻常街景和城边野地的风景。油画《茶店小学》、《南明桥》、《出生地市北街》、《贯城河》、《六村关》等色彩浓郁厚重的画作,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他对油画语言的锤炼和功力,也唤起了我们对城市的旧时记忆,倍感亲切。其中,画家在1965年创作的自己的第一幅探索性作品《市北街》,借鉴修拉的点彩效果,用点状的色彩表现来描绘阳光阴影相互辉映的街景,据说,在当时这样的画法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而他在1979年创作的油画《长城》,视觉效果十分强烈,这幅全部使用刮刀完成的作品,画面充满视觉张力,让观者从堆积的油彩中感受到了作者激动的情绪。
  上世纪八十年代,尹光中除继续风景写生外,兴趣更多地转向陶艺雕塑和舞台造型。他创作了一组砂陶雕塑《华夏诸神》,这批作品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塑造成上百个生动活泼极富想像力又非常具有民间特色的形象。继《华夏诸神》之后,他又创作了表现当代人命运和生存状态的砂陶雕塑《百家姓》系列作品。“以民间傩戏和底层人文的原始形态,表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性。”在展出的《百家姓》部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这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形象不同,表情各异,却又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他们,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命运不同的老百姓。
  从展览中,观众还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至今,尹光中在艺术上不断地尝试和创造。比如从2002年起开始探索的、他自己称为“逆象绘画”的系列作品,是先画出一张具象作品,然后再据此画出另一张与之对应的负像效果的作品,有些类似于摄影的底片。这种画法有着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相克相生的意思。但更有意思的是画中相互反观的关系和逆向思维中体现出的睿智,还有画中人物、事物、景物背后隐匿的真相,仿佛是法庭上控辩双方的相互指证,其思维和想象空间是留给观众的。但这又何尝不是艺术家反观自我、反观人生甚至反观艺术的本身呢?正如市美协主席曹琼德所言:“尹光中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先知先觉者,早在70年代初就画出了与时代主流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展现出了中国民间潜藏的创造力与巨大活力。从尹光中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民间生长出来的艺术家所具的特质,随意、快乐、极富想象力。”
  尹光中的艺术始终延续着这种创造性的思维。
  走在前沿 
  “尹光中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就站在了中国艺术的最前沿,是贵州早期前卫艺术家的代表,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就从贵阳开始……”在展览当天开幕式的研讨会上,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林、管郁达、郑娜及省内外画家、诗人等对尹光中的作品及贵州当代艺术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林对尹光中的艺术创作予以了极高的赞誉:“尹光中是中国画界的先知先觉者。他和当年贵阳那些画家及其他文化人一起,走在历史的前沿,为中国艺术的未来作了必要的铺垫。是他们打破坚冰,开创了艺术史一个时代的来临。”
  我省著名画家蒲国昌先生激动地说:“现在国内的很多艺术品像通过机器一样的批量生产,缺乏精神含量,而尹光中的作品非常有激情,反映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作品很娴熟、很中国,亲切感人,是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东西。艺术家有一个不安的灵魂,看他的作品让我的心跳加速。”
  我省著名画家向光则以自己即兴创作的诗歌《怪·好》表达了对尹光中的欣赏:“可见妖仙之戏,可闻鬼神之泣。有风光伤痕,有时光足迹。尹光中,为人作画皆称奇。灵魂伴砂陶煅烧,热血随青铜沸腾。逆向使颠倒颠倒,睿思求反正反正。尹光中,创作激情如井喷!他,一丝不挂,心怀天良,朝艺术圣殿裸奔!”
  ……
  率性的贵州汉子
  平日里见到尹先生,常常是一副头发蓬乱、邋里邋遢的样子,出现在展厅的尹先生,头发总算是顺溜了。当着展览现场艺术界人士和众多观众的面,一向以思想敏锐、言行睿智、无拘无束而著称的尹先生,反复表达的都是感恩的话:感谢大家对艺术的支持,感谢大家前来观展……然后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但艺术家却没有想到,是他作品的真诚,打动了大家。而他的才华与真性情,也使他在众人眼里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尹光中几位老画友的回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学艺术创作仍有很多禁锢,但是在筑城的各个角落,仍有一些喜爱学习、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