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茕:用心感悟 用情写作

张茕:用心感悟 用情写作

  人物档案

  张茕,原名张肖玲,1972年生于海南省儋州市(当时叫儋县),海南建省时随父母工作调动,回原籍广东省高州市团结农场居住,并在广东省茂名市师范学院完成学业。婚后随丈夫回四川大英县卓筒井镇定居。2003年开始在网络上投稿,陆续有短篇作品分别在《少男少女》《故事林》《三月三》《女人坊》等杂志上发表,并在2006年9月,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逆时针航海线》(2007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二次印刷出版)。之后的两年,《我的樱花男友》《等待命名的爱情》《欧阳新绿》3部长篇青春言情小说相继问世。2008年4月,与朋友合作出版的职场励志丛书《女人提高身价的第一本书》的繁体版由台湾雅书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9年由汕头出版社出版简体版发行。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上篇:

  非一般的生活经历堪比小说

  张茕现在的家位于卓筒井景区旁边,距离场镇不远,很宁静。在卓筒井架静静的陪伴下,张茕的心灵也十分安宁。她安静地生活,安静地写作,以至于周围的邻居只晓得她是从广东远嫁到四川的一个普通女子,却不知她是一名专职作家。

  “取名‘茕’,源于‘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张茕的娘家在广东,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父母是老实质朴的工人,生有张茕三姐弟。从小学开始,张茕就喜欢上了看书,是很文静的一个小姑娘。“因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里没有什么书籍,我小学的时候看的基本都是作文书。”不用说,张茕的作文在全班是最好的,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而那时,张茕还不叫张茕,叫张肖玲。

  升上中学后,学校图书馆上万册的藏书让张茕一下如发现了宝藏,她如饥似渴地扑在了书籍里。后来从乐府《古艳歌》中,看到了“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这句诗,张茕一下便喜欢上了。“少女时代那种发自内心的淡淡的惆怅,让自己觉得很孤独,觉得无人能懂,很有种孤单的意思,便自作主张改名叫张茕。”后来,这个名字一直伴随她并使用至今。

  看得多了,自然便有了写的欲望,那是发自内心的倾诉和抒发。在学校的诗歌学会里,张茕是活跃分子,她的诗歌时常出现在同学的眼前,被同学誉为才女。安静内敛的张茕却并不以为然,独来独往是她的个性,除了写诗,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背着画板到处写生。扎实的美术功底为她后来写《逆时针航海线》提供了专业的美术知识。

  “现在想来,当年的行为是很冒险的!”

  1991年,张茕19岁,中专也毕业了。带着玫瑰色彩的梦,张茕离开高州来到了中山市。“因为表姐在中山开了个台球室,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怀揣美丽的梦想,张茕投奔了表姐,帮她打理台球室。而在当时,她根本不知道,就是这个小小的台球室将改写她的命运。

  王多贵是大英县卓筒井镇快活岭村人。1991年,王多贵南下广东打工,最终将落脚点选在了中山市。因为其他的娱乐活动花费都不小,打台球成了王多贵与老乡们最大的娱乐。在台球室,张茕和王多贵相识了。某一天,张茕见王多贵愁眉苦脸,便问他怎么了。王多贵告诉她,再不交房租,就要被房东赶出去了。善良的张茕掏出30元钱递给了王多贵,此后便忘了此事。不料时隔不久,在外的张茕遇到一个姐妹,姐妹告诉她,王多贵正在到处找她,要还她30元钱。这事在张茕心里荡起了涟漪,她觉得王多贵是一个诚实憨厚的人。30元钱做媒,两个年轻人的心走到了一起。

  然而张茕的父母得知她在与一个家境贫穷的四川小伙子交往后,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但是倔强的张茕认定了王多贵,在与王多贵确定关系3个月后,两人结婚了。第二年,他们回到了四川,在卓筒井镇快活岭村安了家。张茕的这一举动让父母伤透了心,他们与张茕断绝了关系。直到10多年后,见女儿过得确实不错,父母才渐渐恢复与张茕的联系。张茕说,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行为是很冒险的。“因为在那之前,我连四川朝东还是朝西都不知道,把自己的幸福押在王多贵身上确实没有经过过多的论证。幸运的是,这把宝我押对了!”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琼瑶!”

  张茕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娇小、温婉,而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却让人无法将她与“广东人”联系在一起。说起语言,张茕对当初刚到四川时的尴尬处境记忆犹新。“那时我听不懂四川话,更不会说,除了能与丈夫用普通话交流,和其他人简直无法沟通。”为了能与疼爱自己的公公婆婆融洽地相处,张茕开始学说四川话。聪慧的头脑加上细腻的心思,张茕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了。

  虽然已经37岁,但是张茕明亮的眼睛依然诉说着她对真善美的向往。在中学时代,她便读完了琼瑶的所有小说,她说,对她影响最大的人便是琼瑶。成家后,张茕生下了一双儿女,那时候,她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然而尽管如此,看书仍然是她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在2000年以前,我看的大量的书都是以言情、伦理的为主。在当时,我无论到哪里,书店是必然要去的地方!”

  “刚刚学会用汉语拼音阅读,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灰姑娘》。对于只能靠每月三十来块微薄工资来养活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已经是对我格外的恩宠了……”这是2005年,上海某机构举办我爱我家征文活动时,张茕提交的参赛文章《我的家》中的一段话。而这篇只用了2个小时一气呵成的文章获得了全国二等奖。这次获奖,让张茕倍受鼓舞。也是从这一年,张茕开始了她的职业写作生涯。

  下篇:

  在文字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前我写的是快餐文化,我自己都不收藏”

  《逆时针航海线》是张茕出版的第一本书,那是2006年。最初的时候,张茕只在起点中文网上贴《逆时针航海线》,同时贴的还有另一部小说《把我的一生告诉你》。《把我的一生告诉你》是用白描的手法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点击率很高,但后来却没有连载完。张茕说,这部小说太沉重,所以她没有继续写下去。与此相反,青春校园小说《逆时针航海线》仅仅贴了两章共计5000字,张茕就接到了出版社编辑打来的电话。编辑告诉她,他们对这部小说很感兴趣,准备出版。几个月后,张茕的第一部小说《逆时针航海线》面市,这是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第一次印刷5000册,很快销售一空。第二年,简装本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二次印刷出版,也很快卖完。随后,《我的樱花男友》《等待命名的爱情》《欧阳新绿》等青春爱情小说也相继问世。2008年,张茕与朋友合作的职场励志小说《女人提高身价的第一本书》也在台湾出版。

  在采访中,记者提出要拜读一下张茕的小说,不料她却告诉记者,自己从不收藏自己的书。“这些小说虽然凝聚了我的心血,但都是符合当下潮流的快餐文化,不值得收藏,所以我自己也不收藏!”

  “我准备转型,现在正着手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大英县卓筒井镇石马村的清代川中著名实业家罗都复是一个传奇人物,而他一手修建的罗都复庄园始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民国时续建。整个庄园集生活、防备、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于一体,采街署、城隍、学宫、戏楼、寺庙等建筑艺术于一园,属省内罕见的民居建筑。现在,张茕把目光投向了罗都复庄园,她说,迄今为止,她搜集罗都复及庄园的相关资料已有2年时间之久了。2年来,张茕四处打听走访罗都复的丫环、佣人,为了深入采访,她经常打摩的到这些垂垂老者的家中去,一谈就是一天。张茕说,她打算明年把此书完成。

  除了这部书,张茕还在构思一部官场小说。她说,自己准备从青春文学转型,写一些有厚重感的现实题材类小说。“比如官场小说啦!”但是张茕现在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对人物心理揣摩的缺乏。“这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张茕并不气馁,她加大了阅读的量和面,她说,只有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才能在文学方面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下一个目标是出够5本书,加入中国作协”

  虽然有不少作品问世,但真正署有张茕名字的小说只有2部,其他的3部小说是枪手作品。张茕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尽快出够5本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张茕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把未完成的《把我的一生告诉你》写完。“3年前,这部小说只写了一部分就没了下文,只因当时自己的心情无法承受。3年过去了,我的心路历程发生了转变,对人生、对生活都有了新的认知和感悟,所以在不一样的心境中,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不一样了,为了不留遗憾,我要完成这篇小说!”

  采访即将结束时,张茕动情地说,她此生最感谢的人就是丈夫,“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很幸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写作是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也让我的人生价值不断完善。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丈夫。我们的家境并不宽裕,他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给我充分的空间,给了我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没有任何负担地继续着我的文学梦!”

  (记者 陈竑)

  “现在,八月开始呼吸

  夜凉如水

  有幻影时隐时现

  悸动着我的脉搏和头发

  睫毛渐渐低垂

  梦中 有谁穿过黑夜

  脚步如此敏捷轻快

  踩在我沉睡的眼皮之上

  异常动感

  一些有如琴弦上的什么

  响

  起

  来

  催眠我的心

  ——张茕《桂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