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今:推动电影理论评论与创作共同繁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共和国历经风雨铸就辉煌,共和国的电影事业也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其中,电影理论评论作为电影创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60年来的电影理论评论进行回顾总结,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电影理论评论进行研究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影理论评论是推动电影探索、引领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电影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我国百余年电影史从来都是理论评论与创作实践相依相生、相互促进的历史,新中国60年来电影事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理论评论的支持。建国初期,中国电影主要采用的是来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模式和批评工具,与政治结合紧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电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西方电影理论被大量介绍进来,电影理论评论由社会学批评转换为以关注电影本身为主的电影本体批评,先后展开的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文学性、电影新观念、中国的西部片等一系列激辩争鸣,开创了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史上一个空前活跃的黄金时代。理论层面的争鸣又催生了创作层面电影本体意识的觉醒和纪实美学的兴起,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涌现出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繁荣局面。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和文化研究热潮的出现,中国电影理论评论进入多元化时代,传统的社会学批评、电影本体批评及引进西方理论形成的意识形态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观众学批评、电影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批评范式一齐登场,中国电影理论评论逐步走向视野更为广阔的文化批评,这也为当时迅速发展的电影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产业研究视角应时而行,一大批有关电影产业的研究课题得以展开,并形成理论共识,即电影产业是建立在商业与艺术融合之上的文化创意经济。国产电影近年来走出低谷,产业研究功不可没。回顾这60年,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的理论研究可谓成果斐然。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日益扩大,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已经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价值选择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不断受到冲击。反映在电影创作上,一方面电影投资主体、市场主体呈现多元格局,电影创作形式多样、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电影作品的文化品位、美学趣味良莠不齐。此时,电影理论评论对电影创作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比起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前期,现在的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在深度上并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反而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语”状态。这主要在于严肃的专业评论趋势疲软,要么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要么注重学理标尺,理论色彩过于浓厚,和创作现实产生隔离。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蔓延,娱乐重于思考、宣传大于分析的急功近利的电影评论倒是随处可见,更不用说受利益驱动,与广告合伙、与炒作相类的所谓评论。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评论所具有的审美、求知与思考的品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丢失,当今的电影理论评论已经出现了危机。这种现实迫使我们对中国电影的理论评论发展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努力建构科学的电影批评观,这是当前电影理论评论界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电影评论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网民以博客、论坛、跟帖等方式传播他们的批评声音。这些草根性的大众评论的兴起,因其大众参与性和及时、时尚、敏锐的特点,为电影评论添加了新鲜生动的色彩,也为电影创作增加了新的参考纬度。这是其可喜的一面。但同时,这类网上评论也有其弊端,即生活实感强但理论思考较少,文风鲜活但形式简单,更有不少恶俗炒作、虚假批评、恶意棒杀、盲目喧哗之作。这些嘈杂的声音对于大众、特别是青年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误导和混淆。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理论评论家们认真研究、加以引导,促使其向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60年来,电影理论评论始终是电影创作如影随形的伙伴,理论评论从创作实践中汲取营养,创作实践从理论评论中获得启示。创作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给电影理论评论带来了新的课题,需要评论家们勇敢地担负起责任,用智慧接受挑战,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中国电影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