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君:把真诚融入舞台表演 以传承谋求京剧发展

 

专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青衣赵秀君

   津门戏曲乡,梅花苦寒来。戏曲之乡好戏懂戏的浓郁氛围,梨园名家不吝赐教的优厚条件,为天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京剧演员,其中多人更是捧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京剧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得益于京剧人才的培养储备以及对优秀剧目的排演锤炼,天津近年来上演了诸多京剧精品演出,丰富活跃了天津的文化演出市场。

  2010年11月,京剧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值此之际,人民网天津视窗专程走访天津市梅花奖得主畅谈自己的艺术之路,共话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22日电:11月10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著名张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秀君接受人民网天津视窗的专访,讲述自己的京剧之路,畅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赵秀君说,与京剧结缘也可称之为“偶然”,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文艺梦想,却深深迷上这门艺术,一路远行二十余载。

  从进入戏校开始,赵秀君就跟随几位老师学习张派青衣。张君秋先生的一曲《女起解》让她痴迷不已,甜美的唱腔余韵不消,赵秀君也把张先生立为了自己艺术上的偶像。赵秀君说,能够在1993年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实乃自己之大幸;而张先生为人、从艺的高贵品质更是自己收获的宝贵财富,老师在拜师之初赠予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8字箴言则将永久的鞭策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精进。

  采访中谈及京剧的传承与发展,赵秀君表示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方圆规矩都是颇为深厚,想要“发展”仍需以“继承”为先,艺术厚度的累积正是谋求发展的基石。只有悟到了京剧的精神脉络,才谈得上对这门艺术的发展创新。

  采访中,赵秀君反复提到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悟京剧表演,用自己的真心去激活京剧程式化的表演,增加舞台表演的厚度。赵秀君说,单纯形式上的表演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内心去感受戏中人的悲喜情感、感悟京剧的艺术魅力,才能让舞台上的人物变得更鲜活,演出京剧的那股味道,拉近与广大观众的距离。

  采访最后,赵秀君说,天津的观众爱戏、懂戏,也爱护演员,自己一直感念于天津观众给予的厚爱。今后,自己还将更加勤奋的练戏、排戏,争取为广大的观众带来更多的优秀剧目,也为京剧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嘉宾简介:

  赵秀君,天津青年京剧团旦角演员,工青衣,艺宗张派。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擅演剧目有《秦香莲》、《四郎探母》、《西厢记》、《望江亭》、《状元媒》、《刘兰芝》和《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