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觅展示舞台 缺少运作机制 哈市原创音乐人“走得很辛苦”

    东北网8月5日讯 他们租地下室、组建乐队、辞职玩音乐,这些音乐人不再是电影、小说中的模糊轮廓,哈市同样也有这样一群为音乐而生的年轻人,他们不畏困境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在首届“哈尔滨街头音乐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世界有梦、有音乐。这些音乐人也希望哈尔滨能够有更多的音乐节,让哈尔滨“音乐之都”的名片更亮。

  单纯热爱音乐不会创造平台

  3日下午,记者在哈市吉他协会杨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道里区斯大林街的青年宫排练场。刚一进门,记者就听到了回荡在走廊中的《多瑙河之歌》,几个年轻人正席地而坐,这一刻他们眼中只有乐谱。正在排练的3个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2岁,这个乐队叫“森林之梦”。“哈市的音乐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至少有1万多人是在玩音乐,而仅仅我们系就有80%的人曾经组建过乐队。”小提琴手李鹏说。

  李鹏是东北农业大学音乐系的大四学生,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受家人的熏陶,虽然他从3岁起就开始学古典音乐,但他却偏爱电声。李鹏说:“初中的时候喜欢Beyond,初三的时候我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但不到一年乐队就解散了,大一的时候我又组建了一支名叫Nothing的乐队,但舞台也仅限于高校。”

  对于可以展现的平台少,长笛手仲雪莹表示:“哈尔滨的乐手只是单纯的热爱音乐,却没想过自己创造平台。我的很多学长、学姐都去北京、上海发展了,那边机会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身边的每个同学都和我一样有自己的梦想,但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以前只是单纯的热爱音乐,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不得不面对就业压力,即使以后乐队解散,我也仍然希望能从事和音乐有关的工作。”仲雪莹这样说。

  傍晚,连日的阴雨天给哈市的天空笼罩了一层蒙蒙灰色,在指导老师谭华育的带领下,“森林之梦”来到了中央大街,开始了他们的街头表演。在这条游人如织的步行街,不时有人驻足欣赏他们的演出,一曲奏罢,现场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辞职办工作室只为接近梦想

  与科班出身的音乐人不同,哈市青年张伯威属于“半路出家”的乐迷。记者在道里区河鼓街的一家半地下室见到他时,他正在装修自己的第一间音乐工作室。“现在请工人太贵,平时比较有技术性的活花钱请人来干,像搬砖、水泥、建筑垃圾等活都是我自己干,其他乐队成员下班后也会来帮忙。工程每完成一步,我们就离梦想更进一步。”张伯威说。

  今年22岁的张伯威已经有着近10年的“乐龄”。他告诉记者,初中时他就开始玩音乐,家人也为他投入了资金请老师和购置乐器。但在现实面前,张伯威逐渐发现,热爱音乐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支撑。他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没有钱就买不了好的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再好的原创作品也表现不出来。以前排练时没有钱,就只能借朋友的排练场,在排练场等7个小时才能排练两个小时。”

为了维持乐队的基本开支,很多小型乐队不得不参加一些商业演出,张伯威的乐队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热爱音乐的人都渴望原创音乐被认可。我们都想过办一场有自己原创风格的演出,但由于这种演出没有主办方,也没有赞助商,所以只能自己花钱办,然而最重要的是演出时没有人去听,只能赔钱,所以很多乐队不得不选择参加商业演出。”

  一位礼仪公司的负责人说:“目前需要乐队演出的主要是婚庆典礼和开张典礼,几乎没有客户希望乐队演出原创作品。针对于不同的演出,我们会给乐队300元左右的酬劳,乐队三五个人,平均每人几十块。”

  为了自己的原创音乐,张伯威刚刚辞掉了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他说:“把梦想当事业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我也曾想过退缩,甚至消极地想,自己写的东西究竟是给我自己听还是给听众听,但最终我还是决定辞掉工作,给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目前,我在筹备开一家音乐工作室,一边出租排练室,一边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也许暂时不会盈利,但至少我会感觉和音乐离得很近。”

  缺少专业推广团队期待原创展示舞台

  “森林之梦”乐队的手风琴手冯静、吉他谭华育、小提琴手李鹏、长笛手仲雪莹。

  为了给哈市音乐人一个更好的展示舞台,今年哈市举办了首届“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在音乐节期间,来自国内外数百位音乐人将同台演出。在采访“麒麟乐队”主唱张达前,记者曾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张达的作品,但结果令人遗憾。张达解释说,由于哈市缺少专业的推广人才,所以原创音乐人的作品鲜为人知。

  今年37岁的张达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原创音乐之路。他告诉记者:“虽然哈市原创音乐起步早,但和南方一些城市相比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的一些发达城市对于原创音乐及音乐人有专业的推广团队,如一些文化传媒集团或者策划公司。一旦旗下的音乐人创作出作品,这些传媒公司和视频网站能让这些音乐作品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各个城市。相比南方城市,哈市则没有这样的专业宣传团队,这也使得部分原创型乐手即使有作品也没有传播途径。”

  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平台,哈市不少原创型乐手都去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这样的连带反应就是新晋音乐人没有了专业老师指导,这就会让年轻的音乐人多走很多弯路。”张达说,“哈市只有‘哈夏音乐会’这样的官方‘正统’音乐平台,但是‘哈夏’几乎没有为原创音乐人准备舞台。”

  当记者谈及哈市和北京、上海以及沈阳的音乐人在原创作品上是否有差距时,张达说:“由于哈市乃至我省的文化底蕴并不如南方城市丰富,所以我们容易在创作上输掉半步,但是今年哈市举办的以‘乐玩、乐风、乐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哈尔滨街头音乐节’等于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不仅可以让哈市的音乐人直接接触国内外乐队的作品,还可以给哈市音乐人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本文来自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