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3-1、“对”字的主观能动性
“对”字表达的是战术策略时机成熟时的果断主动出击。“对”是“问劲”的试探,也是主动出击,“对彼来处,认定准头”就是指掌握出击的部位和时机,指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形成了“落空”。
陈鑫注音“空,宜读去声”,按现代汉语应读第四声,与通常读空为第一声,词意大相径庭。第四声“落空”是空档、空子,包括了对手的所有失误,也包括第一声的落空。从主动攻击的意义上讲,陈鑫的注解无疑最接近于武禹襄主动出击的含义。
3-2、太极拳“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
既然是主动出击,就必须保持冲击力,而这是“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的阶段。“当一个周期完成时,仿佛出现了向出发点的复归,周期的最后一环即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第一环即肯定阶段的某些特点、特征、特性”。
太极拳发劲符合“不用力”的原则,但却不是不用力,而用力又不是用拙力。从“懂劲”到“阶及神明”的几层功夫,说到底就是不同阶段的不同主要矛盾的确定和克服的过程,每个周期矛盾的转化和解决,是一次质的飞跃。“任何现象,发展到底,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这和老子“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恒也”惊人的一致。
有人认为《太极拳论》否定了“手慢让手快”,所以太极拳“不以速度、力量取胜”,这是一种误解。武禹襄详尽的发劲的论述,“发劲如放箭”,快疾在转瞬之间,力量极大,可以达到人的能力极限。“以柔克刚”是因柔能生刚,而能刚却用柔,所以“柔能克刚”。慢与柔是一种策略,是“弱者,道之用”,但并不因此否定“动急则急应”。武禹襄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推手经验总结”的范围,更倾向太极拳散手,这是对字和敷、盖最大的区别,这使太极拳搏击适应于更为广大的范围,更具现实意义。
这说明太极拳推手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而练习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同一时期的推手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同一个人的拳理著作却出现看起来相反的观点的原因,对于这样的反差,我们不能简单做非此即彼的否定或肯定。
4、吞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4-1、气与古代哲学思想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汉代研究者认为:“太极为气混而未分的状态,即元气”。“气”也早已作为一种美学观念运用于美术、书法。中医更把“气”作为看病的依据。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女论剑”所说:“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就是武禹襄的“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而 “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则改动为“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引用在《十三势形功心解》。
“四字密诀”从头到尾都谈气,其实是通过气这一古今各家学派、各个领域共认、思维与物质共存的载体,巧妙地表达不同或者相同的哲学思想,也把许多复杂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可谈的和不可谈的内涵,都用一个“气”字“不言而喻”“一言以蔽之”。说有还无,说无又有,画龙点睛,意在言外,留下丰富的想象。把复杂内涵的不可表述变为可能,是极为聪明的选择,这也是“四字密诀”写作特点独到之处。
4-2、“吞”表现为一种境界
“吞”是 “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至人”境界。“无形无声”却需要练到“极精地位”才能够掌握,这是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如果说前三个字还有内功修为和技战术的成分,那么“吞”字是已臻化境的霸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大象无形”。
4-3、武禹襄生活年代的历史背景(1812—1880)
武禹襄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割让香港; “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到1873年回军消灭,前后凡24年,中国几乎极大部分化为战场”; 185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咸丰帝仓皇出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马同文抄谱为亦畬1867年之谱”,由此判断1867年之前武禹襄已经写下“四字密诀”。国难当头他不可能置身事外,设身处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气全吞”寄托的是武禹襄对于英雄气吞山河的渴望,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武禹襄太极拳理论讲发劲、讲“纯刚”,恰恰是因为当时国家民族的积弱。武禹襄身为贵族家庭书香门第,虽然早年学习过红拳,但与反清迷信会党性质的武术门派结交的可能性却很小,采用“不传密诀”的方式未尝不是为了避嫌。
4-4、“吞”的儒家思想
“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气以直养而无害”,取之于《孟子》。孟子认为思想意志是气的统帅,气是充满人的身体的兵卒,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气就随之在哪里;人不应该崇尚意气用事,这也就是武禹襄所说“心为令,气为旗”。
“气以直养而无害”具有儒家特定的含义:指气要以正直端方的品格作为养料,象对秧苗一样养护不去伤害。“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举揠苗助长说明何为有害于养气。
“养气”要“配义与道”:﹙义:宜,《说文解字》﹚;气的培养要配合相适宜的原则和规律,才能成就“至大至刚”,“无是,馁也”,所以才有成语“理直气壮”。这既是儒家养生之道也是修为之道。
“尚气者无力”,“尚”违背了孟子“气次焉”的主从关系,所以无力。“养气者纯刚”就是“以直养而无害”“至大至刚”。孟子的“浩然之气”,更多是精神力量至大至刚,但“气以直养而无害”却也是太极拳内气修炼的正确方法,这与庄子的至人“不射之射”是相通的,这方面儒、道并无冲突。气的含义既有物质的气血、内气,也是思维的道义与品格和精神的勇气。
除李本外其它版本写为“又曰:……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有气”和“无气”的合理性,是这个特定的语境所决定的,因为全句强调的都是“气”的微观表现,“有气”与“无气”之“气”指的是“浊气”。
而从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此处前后句全是宏观的原则。它与前者看起来的矛盾现象,其实是微观与宏观观察角度不同,具体与抽象内涵的外延有别所决定的,只是在各自的段落强调有所侧重,所以李本和其他版本虽然出现不同却并不矛盾。
但不能用“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中“气”的特定含义解释“气以直养而无害”之“气”,在这里把“直养”之“气”,理解为“无气”就与儒家历史典故失去联系,与武禹襄读书人身份不符,任何解释必定非此即彼,“四字密诀”也随之难以自圆其说。
“四字密诀”涵盖极为丰富却表述极为简单,这巨大反差和“无形无声”的抽象性,决定了它逻辑外延的不确定性。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往往顾此失彼,非此即彼又常常挂一漏万。过分具体可能类似盲人摸象,苛求真实又可能寻枝摘叶,因为无法穷尽所有可能的存在,思考就应该还在继续。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racleitus)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太极拳理论研究中,方法和过程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搜集材料的科学”或者“整理材料的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早已成功运用于社会实践,这是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本文参考资料: 1.李亦畬《敷字诀解》﹙《太极拳谱》沈寿点校考释74页﹚ ;2.孟乃昌《太极拳谱与秘谱校注》 ; 3.王宗岳《太极拳论》 ;4.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太极拳之练习谈》 ;5.李秀林、王干、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0页、154页、158页、159页、19页 ;6.老子《道德经》;7.《太极拳平准腰顶解》沈寿点校考释 ;8.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 ;9.陈鑫《太极拳推原解》 ;10.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 ;11.李亦畬《五字诀》;12.顾留馨《太极拳术》397页、384页 ;13.陈鑫《擖手十六目》 ;14.俞大猷《剑经》 ;15.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6.庄子《知北游》、《田子方》 ;17.《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8.武禹襄《太极拳解》﹙沈寿点校考释﹚
联合会简介 | 协会章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0-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