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忆孙犁:淡泊名利、人民作家

孙犁女儿孙晓玲(左)与铁凝。

  南都讯 记者 田志凌发自北京 7月11日是当代文学流派“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创始人、著名作家孙犁逝世九周年纪念日。12日下午,孙犁女儿孙晓玲回忆父亲的书《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在京首发,新书发布暨“孙犁逝世九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著名作家从维熙、《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等到会。铁凝回忆了与孙犁的四次见面,称孙犁一生不改布衣心态,50年前发表的《铁木前传》至今少有中短篇小说可与之匹敌。

  铁凝追忆“劳动者”孙犁

  铁凝回忆,她从初中开始想当作家,读了许多书,孙犁的《铁木前传》差不多可以背诵。真正引领她探究文学本质、琢磨语言力量的就是孙犁和他的小说。1979年,铁凝写了一篇1.5万字的小说,自己挺得意,但省里的老师不喜欢,认为写作思路有问题(当时铁凝在河北省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心里不服的铁凝将稿子寄给了孙犁,很快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发表出来。而当时她只是刚发表几篇小说的业余作者。

  1979年铁凝首次拜望了孙犁。当时有些传言,说孙犁非常严厉,少言寡语。铁凝忐忑地来到孙犁家,结果见到一个老人在地里捡黄豆,胳膊上戴着套袖。而第二次见面,孙犁在和保姆一起裁卷帘纸糊窗缝。第三次他坐在窗边和几个年轻人交谈,也戴着套袖。“一个不愿放弃劳动的作家,他的内心是不会衰老的。”铁凝说。

  “我觉得孙犁先生被叫做人民作家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情感深处从未对人民割舍过,也从未放弃过对最普通的老百姓的惦记。”铁凝说,孙犁一直淡泊名利,自甘寂寞,深居简出,粗茶淡饭,或者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在我的感觉里或许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如同他的文章的清新秀丽与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晚年他深居简出,躲避的并不是人民和社会生活,或许更多的是一些无谓的应酬和争夺。”

  众名家评《铁木前传》

  孙犁的《铁木前传》被铁凝赞为“诗一样的小说”,称其抵达人性的深处,细节叙述则温婉而又凛然,“它的诞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奇迹,出版距今50多年了,我认为当代少有中短篇小说可以与其匹敌。”

  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与同时代许多作家的作品相比,《铁木前传》也是写历史大变化,但是在历史的大变化中,孙犁真正关切的依然是人性之微妙、人情之美。“别人看到很多大风大浪的东西,只有孙犁先生抓住了那些别人认为根本不重要、不在意的东西。结果我们发现过五六十年之后,持久感动着每个人的是这些东西。”

  “我是受孙犁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没有第二个人”,作家从维熙说,上世纪50年代“反右”运动中,他被打到社会底层,要支撑全家老小的生活,就靠发表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小说稿费生活。他的写作,也深刻地受到孙犁作品的影响。从维熙还讲起,莫言刚开始创作时,作为一个不知名的业余文学青年,也是通过写信请素不相识的孙犁写了一篇评论,“他说非常感谢孙犁,就这篇文章让莫言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链接

  孙犁与“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又称“白洋淀派”,代表作品为孙犁的《荷花淀》。上世纪50年代,京、津、保地区有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学习孙犁的风格写小说,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人,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该派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有“诗体小说”之称。

  孙犁(1913-2002)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描写农村生活的“四杆铁笔”。孙犁的语言风格明丽流畅、秀雅隽永,茅盾曾评价“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

  《布衣:我的父亲孙犁》是孙犁小女儿孙晓玲的回忆文章结集。作者是孙犁最小的孩子,成家前,她经历和感受到了家中的一切,看到了父亲的喜怒哀乐;退休后,她又经常侍奉父亲,看到了父亲的创作与交往。书中,作者将自己对父亲与整个家庭的回忆记录了下来,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为孙犁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本文来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