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码头号子”首次走出国门赴德国表演

舞蹈“欢聚一堂”的演员全是60岁以上的社区退休老人

“上海码头号子”展现了码头工人顽强的生命力

  东方网记者刘华宾7月3日报道: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曾经传唱响亮的码头号子,再过几天,这些劳动者之歌将第一次代表上海民间艺术走出国门。东方网记者近日获悉,浦东新区塘桥街道24位退休老人组成的民间艺术团,将代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7月5日起赴德国参加第九届路沙提亚国际民间艺术节、2011德国谢瑟尔贝克国际艺术节。这也是上海首次由一个街道承担组团、演员全部为社区居民的国际艺术节参访团队。
  
  德国路沙提亚国际民间艺术节和2011德国谢瑟尔贝克国际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将展示各地的民俗风情,交流民间民俗文化。记者了解到,这次赴德参加演出的塘桥街道民间艺术团有24名演员,都是“60、70老头老太”,其中年龄最大的73岁,他们退休后爱好声乐、器乐、舞蹈、戏曲,自编自导自演的“上海港码头号子”、音舞快板、扯铃、旗袍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彰显了海派文化魅力。
  
  作为这次赴德交流的重头戏之一,“上海港码头号子”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艺术团成员、70岁的陈渝生说,码头号子承载了劳动者顽强的生命力,也见证了上海港码头的历史变迁。但是,随着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港口劳动者的歌声开始沉寂,“我们重拾的不仅仅是码头号子声,更是顽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码头精神。”陈渝生介绍说,艺术团研究之前的录音资料、采访老码头工人,从宁波号子、苏北号子、上海号子中采撷不同流派的代表调子,配上粗犷、律动的舞台动作,原汁原味展现上海码头文化的风貌。“把海派文化带出国门,我们感到很自豪。”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代表社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62岁的团员王志强整整排练了两个月,还在团里“兼项”表演手杖操、二胡演奏等节目。
  
  赴德交流期间,民间艺术团还将带去扯铃表演“彩龙飞舞”、皮影表演“俏夕阳”、手杖操“我健身我快乐”、舞蹈“茉莉花”、“家乡美”、旗袍服饰展示、二胡演奏等富有中华民族味的节目。“民间艺术体现普通民众的精神风貌,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趋向之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宣传公关部主任俞百鸣说,文化是第二外交,在对外传播海派文化、展示真实百姓生活上,民间艺术形式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来自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