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杂技艺术充满思想和内涵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记者 熊明 摄 

    本报记者 强雯
 家园失守,战火弥漫,花木兰悲愤地站在舞台最高处。“咚!”战鼓响起,她由一身华丽的女儿装变成一身素白的男儿行头。“咚!”鼓声再响,她由一身素白的男儿行头变为英姿飒爽的戎装……
    26日,新改版的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重庆大剧院首次演出,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来了一段精彩“变脸”,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观众普遍认为新版《花木兰》“时尚新颖、精彩动人”,“融合了杂技、舞蹈、皮影、武术等多种艺术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花木兰的爱

  “《花木兰》的构思,源于我们想推出一个世界品牌的剧目。”重庆杂技团副书记全毅回忆,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卡通人物花木兰让她意识到,花木兰正在被世界理解。于是,2009年重庆杂技团开始打造剧本,并决定跳出历史真实、人物关系和情节交代的桎梏,对花木兰进行创新。

  在这种观念下,杂技剧《花木兰》出炉了。全剧分《过节啦》、《招兵啦》、《打仗啦》、《相爱啦》和《凯旋啦》五幕戏,充满了时尚和年轻的气息。尤其是那一段独特的感情戏,唯美、柔情,与整部剧中紧张激烈的氛围形成了强烈对比。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戴武琦认为,杂技剧《花木兰》把“爱”阐释得非常丰富,尤其是长达10分钟的“绸吊”,既有丰富的感情张力,又有杂技的惊险刺激。

  “杂技剧《花木兰》是一部具有人性化,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作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增加观赏性:加大杂技难度

  重庆杂技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王亚非是该戏的编导,为了更全面地呈现杂技的种类,她绞尽脑汁,“我们大量借鉴了川剧的形式,舞蹈、魔术悬人、变脸、中国功夫和皮影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也相继出现。”

  由于杂技团的演员们不会“演戏”,杂技团还专门请来话剧表演艺术家王建武“手把手教”。同时,剧团的经典杂技节目“舞流星”、“单手倒立”、“顶技”、“地圈”、“大跳板”等,也根据剧情需要做了全新的包装,在关键情节处也创新了一批杂技节目诸如“荡爬杆”、“抖轿子”、“女子中幡”等。此外,还在原有杂技节目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高难技巧,如将蹬鼓与击鼓有机结合等。

  “我们希望,在《花木兰》中,重庆杂技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耍杂逗乐,而是具有内涵,能体现全体创作者的文化思考。”全毅饱含深情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重庆杂技团在2010年和2011年春节期间两度出访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地,出色的表演在澳大利亚掀起了中国重庆杂技热。

  截至26日,杂技剧《花木兰》已演出近500场,观众达50多万人次。下半年,海外演出商还邀请该剧赴法国、比利时、瑞士进行巡演。

  《红舞鞋》给了成功的底气

  其实,早在《花木兰》成功之前,杂技团就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那就是童话杂技剧《红舞鞋》的演出。正是这个剧目,让重庆杂技团有了成功的底气。

  2007年,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红舞鞋》大胆、新颖,拥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如川剧中的“俏花旦”、帮腔的“鼓”。

  “为了适应市场,我们专门制作了两个版本的《红舞鞋》,这主要体现在服装和音乐上。”全毅介绍,“在国内,用欧式版本演出,在国外用中式版本演出。”为了拓宽市场这一块,重庆杂技团主动适应观众的审美差别。

  《红舞鞋》是重庆杂技团首次尝试把单个的杂技节目串联成一台完整的舞台剧,多次演出后,2009年底,终于获得了2010年至2014年美国演出5年的订单,在开拓海外演出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成了重庆演艺集团于2010年在美国建立我市首个海外演出基地。

  “让杂技艺术引领重庆文化走向全世界!”这是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梦想,也是重庆文艺的梦想。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