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人见证马方驴皮影的兴衰

马方驴皮影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陈国君老人正在为演出做准备

 关于皮影儿子、儿媳齐上阵协助陈国君表演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皮影是中国古老的傀儡戏之一,它利用灯光将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故而得名。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世界电影的始祖”。

    皮影戏曲目繁多,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皮影的材料多为驴皮或牛皮,需要刮薄四五次,几经晾晒。又要分解画稿,刻制上色,联结至机制灵活,有了灵动的生命。

    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据《松花江文艺志》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批河北开户旗丁涌入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其中就有河北皮影戏艺人在各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艺人大量吸收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皮影艺术形成地方特色,从而形成了高亢、粗犷、激越的皮影戏艺术特色。

    榆树马方皮影就源于河北乐亭皮影。

    2011年6月21日,榆树市刘家镇马方村。

    儿媳蒋玉文扛着锄头出了家门,院子里几只鸡在叫,家里只剩下了95岁的陈国君老人。

    老人抬眼看看墙上的二胡,下地,扶着炕沿,挪到老柜子旁,摘下二胡。挪回炕上,调弦,丝弦发出悠扬的乐声,拉着拉着,干涩的眼睛,渐渐有了光彩……

    陈国君是马方皮影代表人物,解放前他表演驴皮影在当地很知名。

    “文革”期间,皮影队解散,陈国君将耍皮影的东西包好,放在地窖里,这一放就是15年。

    上世纪80年代,他拿出皮影表演了几场,看的人越来越少。1987年,最后一场表演后,他把皮影工具收好,放进了柜子里。

    从此,皮影戏成了电视里偶尔出现的名词,只有他知道,那光影有多生动……

    马方皮影的辉煌年代

    陈国君,1916年12月15日出生,老家在山东。

    在马方村出生长大的他,从小看着邻居耍影人提着木箱走乡串户表演驴皮影赚钱养家。他18岁时,会皮影戏的亲戚要他来帮忙,拉二胡,他应了。

    六七个人的皮影班子里,他只能看着别人耍皮影,二胡拉了一年多,耍皮影的影调儿,全学会了。后来,榆树皮影艺人沈富芝收他为徒,他开始唱,这一唱,出名了,十里八村都知道马方村有个陈国君。

    20岁的他开始当家,带着皮影班子走遍了东北三省,赚钱养活20多口人。

    马方皮影名气大了,表演一场接着一场。那些年,没出正月,陈国君就要带着班子出去演出。班子里两个“拿人子”(耍影子的人),拉弦儿的、打鼓的、有吹唢呐的和弹琴的,每人负责一摊。

    表演一天,赚5斗小米,一家演下来能赚50斗小米。“唱影人两头红,太阳落山时开唱,一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时。”

    新中国成立后,马方皮影多次去黑龙江鹤岗表演。从“文革”期间皮影队解散至今,皮影戏再不见当初的辉煌。

    儿子是惟一传承人

    陈景华,58岁,陈国君的老儿子。老人有9个孩子,只有陈景华小时候碰过皮影,只有他会影调儿、会耍影子。

    小时候,父亲表演驴皮影,他就一旁看着,父亲不在家时,他悄悄打开木箱,提出两个皮影角色,摆弄一会儿,赶紧放回去。

    老人没事时,拉起皮影调,自己唱,他就在一旁学。后来,老人一样一样教他,除了唱得没父亲好,其他的,他都学会了。

    2005年,陈景华找了镇上录像师,爷俩耍皮影,演了一场《三请樊梨花》留作纪念。

    怎样重现驴皮影的辉煌,陈景华有自己的想法。

    “皮影戏都是老戏,必须创新。”他觉着可以先借助二人转的形式杀回市场。找到会雕刻驴皮影的老艺人,做出新形象,比如赵本山、范伟、小沈阳这些人物形象,先是二人转皮影表演,然后用皮影的腔调来唱词,慢慢渗透,让人们喜欢上皮影的唱腔。

    他想试试,可是没有适合的人,没有适合的场所。

    挖掘抢救 探索传承

    今年5月,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国君。

    那次挖掘抢救,触动了陈景华,他用3个月整理出驴皮影唱腔。30多首影调,都是老人唱,他写谱,一点点完善。可是还有一些小问题,他没有搞明白,整天打工,没时间跟老人沟通,他很着急,“我爹将来糊涂了,关于驴皮影,还能去问谁?”

    杜立平,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调研部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他也负责一部分。

    长春的榆树、德惠、农安、九台等地上个世纪80年代都曾有皮影艺人活动。后来,皮影成为了文化孤岛。这些年,大家一直在挖掘抢救皮影戏,农安的皮影班子解散了,器具转让。德惠的皮影艺人把资料和皮影卖给了香港收藏家。当大家看到马方皮影的资料和器具时,异常兴奋,“最难得的是,95岁的马方皮影代表人物还能唱,而且,他的儿子也会!”杜立平说,集大成的文化样式皮影,在吉林省的存在年限有200年左右,陈国君老人手里的这些皮影,有百年以上。

    现在,对于皮影,很多地方政府采取的是活态留存的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来学,然后提供场所,提供资金。让传承人把所有的器具和资料都保存下来,定期在博物馆表演。

    “我们也在探索,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将皮影戏传承下去,但是这需要全社会的思考。”杜立平说。

    一台戏和一个观众

    6月21日,陈国君打开柜子,掏出一只掉光漆的木头箱子,箱子打开,里面静静躺着9个纸口袋,每个上面写着毛笔字,“帅盔”、“扎巾”这样的字样最多。 “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说的就是这些。

    老人的手,皮紧趴在骨头上。拿出一个皮影樊梨花,对着窗看,樊梨花头顶的装饰映出红红的晕,牙签般粗细的纹路,透着柔和的光彩。

    人物的眉眼、鼻子处处精致、细腻,一百年前皮匠究竟用咋样的一双巧手,做出如此惟妙惟肖的人儿,看着看着,老人把皮影放在手心轻轻抹,皮影上缀着的小铜钱还光亮,修补过的针脚还清晰……

    老人摸索着把《大西唐》剧目里的《三请樊梨花》选段中的皮影人物,一个一个找出来,摸索着插好头像,摸索着把长枪插进小孔……

    陈景华找出影布、抽出影窗四框,用按钉仔细装好。再找到支影窗的架子。引出两根电线,牵出两盏灯。二胡、锣、鼓、歘,安放在一旁。儿媳蒋玉文从柜子里抽出两个大毯子,挡住窗户。拧开灯,立在影窗上的樊梨花,影子立刻投了出来,人物身上红、绿、黄、黑的颜色透着光,柔和而美好。

    陈国君在影窗下摆好人物,蒋玉文支着电灯,陈景华的二姐陈玉莲拿着锣,陈景华手拿鼓锤,帅桌摆好,《三请樊梨花》这就要开场了。

    老人哆嗦着去翻包,一个塑料袋里装着两本影卷,《大西唐》的字迹斑驳。翻开影卷,手抄的毛笔字,依旧清晰,“这书是师父留给我们的。”老人说,从前表演皮影,各说各的词,各唱各的曲,“没有书,不行。”

    14时20分,大戏开场,老人嗓子沙哑,还像从前那样高声唱,光影之下,关于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上演。老人手哆嗦着,一个个放上皮影人物,迈着各式步伐上台来。影窗后,有将帅的气宇轩昂,也有官兵的低声下气,狡黠的、调皮的、憨厚的、率真的……

    老人摆弄着皮影,唱着,说着,眼神还是那么专注,情绪还是那么高涨,虽然观众只有记者一个人……本报记者 金凯 本文来自新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