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家黄树森:写写打工者或许能出巴尔扎克

黄树森做客南都公众论坛。

    我们的历史不应该和帝王将相完全画等号,历史是全体人的历史,不仅仅是精英的历史。

—— 黄树森

南都讯 记者刘勇 实习生夏利霞 讲起历史,你想起的是《康熙王朝》还是《明朝那些事儿》?昨日做客农行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的文艺评论家黄树森认为,历史不等于帝王将相,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以深圳为例,多少草根创造了当代深圳,但是缺少精英来书写。

历史不仅是精英的历史

在昨日主题为“中国文化名人缘何难以辈出”的演讲中,担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政府参事黄树森对当前流行的文化产品提出了反思。黄树森认为,要让世界解读中国,要让世界上的人尊重中国人,一方面要看文化生态是不是真正宽松,另一方面就是看中国的作家和文化精英,是不是真实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和当下中国的事件。靠狡诈谍战、宫廷权术、赵本山的搞笑春晚,拯救不了也展示不了中国文化形象。

“我们的历史不应该和帝王将相完全画等号,历史是全体人的历史,不仅仅是精英的历史。”黄树森说,深圳建立之初的故事是很重要的历史,而那些草根打工者,就是那段历史的主角,他记得当时深圳没有银行,打工的人赚了钱,就藏在工地的管道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黄树森认为,真实是文化的生命,如果有精英用心书写深圳当代的历史,也是可能出巴尔扎克这样的文学巨匠。

1935年出生的黄树森和金庸是老朋友,讲座上他表示,大家都熟悉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他更期待的是金庸那数以百万字的明报评论的出版。

短时间出不了文学大师

针对有听众问我国文学艺术界何时才能培养出国际文学界的大家,黄树森直言这辈子可能看不到了。在黄树森看来,文化环境跟文化生态的真实性密不可分,真实的缺失,包容亟待改善,所以现在的文化想象力比较薄弱。他认为,中国要出大师,要出文化名人,首先需要有利于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同时还要有制度上的保证、知识产权的保证。真正的品牌创造出来的是高附加值,很多时候企业应有的回报让盗版拿走了,这既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致命伤,也跟文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