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画像师到镇文化站长——走访民间艺人汤佳良

汤佳良在作画。

     好几次听人说,龙岗有位叫汤佳良的民间艺术家,书画摄影、吹拉弹唱,扎灯跳舞编演小品,样样都会。作为当地的一名老文化站长,20多年来,一直扎根农村这个大舞台,不断挖掘创新各种传统民间艺术,传帮带教,在继承发扬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把业余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日前,记者专门走访了这位民间艺人汤佳良。

  汤佳良家的房子是去年新造的,屋内结构非常现代。一走进客厅,电视背景墙上那整幅艳丽的荷花图,让人感觉到一种浓郁的民俗风味。这是汤佳良自己画上去的。他老婆说,嘎俗气的。汤佳良不同意老婆的说法,坚持说画面热闹好看,很符合农村家庭。随后,他指着东面墙上的一幅自己创作的中国画《峡谷云烟》对记者说,瞧,雅的不是也有么?这叫雅俗共赏。

  10年“卖艺”人生

  出生于1963年的汤佳良,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在那个连颜料都还买不起的环境下,从未想过以后要走艺术这条道路。高中毕业后,父亲看他喜欢画画,让他学漆匠,因为那时人家打家具,都时兴在上面画上花鸟虫鱼。漆匠师傅没等来,汤佳良跑到临安,偶尔看到临安街上有个画人像的,突然就茅塞顿开。马上回来,拜了昌化后营村一位画像师学画像。十多天功夫,师傅就说你行了,可以走了。

  于是,1980年开始,汤佳良就到昌化街上摆摊画像,一元一张,一天画两到三张,这样的收入在当时还是很不错的。

  1986年左右,龙岗的村办企业、社办企业冒出来了,一些工艺厂专门制造加工旅游纪念拐杖,需要在拐杖上画画写字。他就到厂里上班,天天在拐杖上写字、作画画西湖风景。后来又到另一个工艺美术厂画屏风,那时流行“烙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那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六七家轮流跑着画,10元一天的工资,这可是大收入了。他老婆说,那时我身上能放10多元零花钱,人家可羡慕了。

  尽管钱赚得比较滋润,汤佳良的创作激情却一丝不减,除了画画,他还自编小品。1987,广告业开始兴起,汤家良又到昌化开了店,画墙体宣传广告。那时卖服装的个体户也大量涌现。汤佳良从现实生活得到灵感,在昌化工商所的文艺晚会上,自编自演了小品《老板与顾客》,被推荐参加杭州市个体户绿叶小品大赛,得了三等奖。自那以后,他就经常跟着昌化文化馆组织的文艺小分队下乡演出,唱歌、跳舞、演小品。关上店门去表演,每次一二十天,回来后继续开店画广告。

  1990年,他带着徒弟又去杭州工艺美术厂画画,那一年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画法和内容,比如风景、花鸟、人物等等,晚上自学正统的素描,传统绘画技巧大幅提升。

  10年“领舞”民间艺术文化

  1991年,汤佳良被招进镇文化站工作,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指导各个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他和前辈民间艺人一起挖掘整理在当地逐渐走向消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充实,使民间艺术遗产得到传承与发扬。

  《彩凉船》是龙岗当地一个传统的艺术节目,最早的彩凉船表演只有一条船,体形庞大、笨重,表演形式单一。汤佳良从1992年开始,对这个节目进行改良,从一条船变成两条船,第二年又变成三条船,再配上“虾兵蟹将”、“乌龟斗蚌壳”等角色,大大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观众耳目一新。

  自己带头扎灯,自己编舞、配乐,在汤佳良的精心制作和组织编排下,“狮子灯”、“云头舞”、“九头神龙”、“草子菩萨”等一大批民间灯舞应运而生,并多次参加了全市的元宵活动和民间灯艺大展示,获得了“表演金奖”、“创新奖”和“优秀表演奖”等多项荣誉。

  每当镇里或者村里要排一些文艺节目,村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汤佳良,甚至还有不少村民从其他乡镇赶过来邀请他做辅导。他平时空闲在家,除了写字画画,就是琢磨节目,像腰鼓、排舞,自己先对着电视学,编好练好一套动作,骑着摩托车到村里去教。

  他妻子说,平时没得空,一下一个电话,叫他去教这个,教那个。有时晚上睡觉闭着眼睛,嘴巴里还“咚咚锵,咚咚锵”地念念有词,问他干什么,说在设计节奏呢。

  太阳镇文化站长董永高不止一次说过,这么多文化站长,他最佩服的就是汤佳良了,样样都会,而且全心全意地搞文化。

  培育更多的文艺“接班人”

  农村工作会议刚刚开好,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将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也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获得更好的支撑。汤佳良信心满怀,他告诉记者,他要招纳培育一批优秀的文化志愿者,共同创新创作民间艺术表演节目,把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更丰富多彩。

  记者还跟随汤佳良来到他的小学老师章明德家,听他俩探讨如何把停演好几年的“彩凉船”节目重新搞起来。汤佳良说,群众都有审美疲劳,“彩凉船”后来流到河桥去演了。他打算今年把它恢复起来,充实更多的“龙岗特色”,除了虾、蟹、龟,还可以把泥鳅、黄刺鱼、石斑鱼都搞起来,表演形式上再做创新。他还和章老师探讨怎样把面临失传的“十番锣鼓”重新翻出来,学起来,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