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情怀右手市场 金像奖要去向何方?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领跑金像奖提名

    2月18日,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了入围名单。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社会上,一般人到三十岁,正是一肩挑的年纪。三十而立的金像奖,却是站在了一个岔路口上,左手是港式情怀,右手是无限大的内地市场,从今年的提名中可见一斑。

  没有呼之欲出的热门,选谁都差口气儿

  今年金像奖提名的突出特点是,提名名单一出,你看不出来得奖者会是谁。这倒不是竞争过于激烈之故,而是好像每一位竞争者都不差,但是都差一点霸气,修不成正果似的。

  以最佳电影为例,《打擂台》一腔老香港情怀,奈何群众反响一般;《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内地、香港皆卖座,但毕竟算不得徐克巅峰作品;《叶问2》不输《叶问》第一部,然而最佳影片给同一系列电影,香港影坛是有多短缺;《剑雨》胜在精巧,但有些曲高和寡,而且不具备表率作用;《线人》不比《证人》强,是部不错的电影,然而也仅仅不错而已。

  以上五部电影,从本身质量上来说,各有值得表彰之处,然而无论谁拿,都让人觉得有遗憾。相比较起去年《十月围城》和《岁月神偷》的呼之欲出,今年虽然看似繁花似锦,却缺乏一部具有领头羊素质的电影。恰巧最佳导演的提名者分别是以上五部电影的导演,征状和最佳影片是一样的。

  在备受瞩目的男女主角方面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从提名名单中,很难选出一位让人觉得心悦诚服的最佳男女主角出来。男主角方面,《孔子》的周润发、《月满轩尼诗》的张学友,因电影本身的口碑及份量,都不具备竞争性; 梁家辉在《李小龙》中的戏份介于男主角和男配角之间,提名大约也是劳苦功高的表现;张家辉当年靠《证人》拿遍影帝,这次在《线人》中虽然戏份不轻,但主要戏肉在谢霆锋身上,可谢霆锋虽然演得不错,却还是差点斤两。另外,梁家辉还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提名了最佳男配角,而口碑相当不俗,早前在一些协会奖项中拿过最佳男主角的泰迪罗宾,凭借《打擂台》入围的却是最佳男配角。

  女主角方面,相比较起早几年内地女演员横扫金像奖的盛况,今年可说是本土制作的翻身,五位提名者中,除了汤唯,其余四位皆来自香港。薛凯琪的《分手说爱你》演得清新可喜,颇受好评,然而只是刚刚起步,并未到值得影后桂冠来嘉奖的地步;汤唯在《月满轩尼诗》中只是小试牛刀,相信此次金像奖和早前的金马奖一样,她只是陪跑;杨千嬅在《志明与春娇》中的表现为她带来了不俗的人气,她的情况和薛凯琪类似;刘嘉玲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身份明明是客串主演,被提名最佳女主角有些尴尬,当然去年的最佳女主角惠英红在金马奖中靠同样一部《心魔》拿的是最佳女配角;何超仪在《维多利亚一号》里豁得出去值得表扬,仅此而已。

  三十而立的金像奖,并没有一两部顶梁柱级的电影,扛起门面来,也没有让人忍不住站起身鼓掌叫好的最佳男女主角。这是这份提名名单带出来的尴尬。

  港人情怀不舍丢 内地市场人人爱

  比起前两年内地电影人大举进攻香港电影金像奖,领奖台上一次又一次出现普通话领奖者,这两年,明显可以看出金像奖的政策在“向内”收。

  其实这两年,香港影人进军内地的势头有增无减。你就找不出不拍合拍片的香港导演——如果有,那只是因为他能力不够,不足以吸引内地制片商。你也找不出不拍合拍片的香港演员——如果有,那也只是因为他知名度和潜力不够,没被选中。

  但是这两年,金像奖更推崇的是港式情怀。第28届的最佳影片虽然给了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又口碑不俗的《叶问》,但是从奖项的归属和现场反响来看,《天水围的日与夜》才是最大的赢家;第29届的情况几乎和第28届如出一辙,最佳影片是叫好又叫座的《十月围城》,但收获全场感动的却是《岁月神偷》。

  金像奖的评奖机制近似奥斯卡。第一轮:由“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及“第一轮一百人评审团”选出各奖项的前5名,进入第二轮评选。而这些选民和评审团团员,主要来自各个协会诸如导演协会、编剧协会等专业人士。第二轮:由“第二轮五十人专业评审团”及金像奖十三个属会会员,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选出得奖者。比起台湾电影金马奖十几位评委关起门来开会举手表决和内地众多电影奖项的不透明性,金像奖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大部分的香港电影人都将金像奖看作是自家事,最起码会尊敬且重视。

  而金像奖办了三十年下来,无论影响力还是知名度,在亚洲的电影奖项都都首屈一指。如果金像奖能够延续自己评奖过程中的娱乐和公正并重,进一步吸纳内地精英的话,办成华语地区第一电影奖项不是难事。就如同现在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如鱼得水一般。但是这两年的金像奖,面对着内地市场的层层攀高,却在“我爱香港”还是“京港快线”之间徘徊不定。

  以今年的提名名单来说,公布之后,有许许多多质疑的声音冒出来。一方面有人表彰金像奖还算全面性,虽有遗珠如《人间喜剧》,却也有惊喜;另一方面不可免俗的,金像奖对于成功商业片的重视程度也成为不少媒体及评论者攻击的靶子。这正是金像奖当今的矛盾点所在,既想保全港式情怀,保留香港影人的尊严,又想和庞大的内地市场大联欢。

  三十而立,或许,金像奖是时候想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想怎么样,到底是想把重点放在哪里。一个华语电影奖项能够风风光光走到三十岁,并不是易事,进一步做大做好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