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唱诗班:音乐领诗歌回家

邵夷贝 子曰秋野 张小波 大仙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这是著名诗人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中的句子,喜欢诗歌的人对它并不陌生,因为这首诗已被收录到各种版本的当代诗歌选集中。诗歌是用来看,用来读的,但是再过几个月,喜欢芒克的人将会听到这首诗,因为著名歌手马条把它谱了曲,并演唱了它。

  不仅仅是芒克与马条,包括张小波、默默、李亚伟、尹丽川、大仙等当代诗歌中的一批代表诗人,以及万晓利、张玮玮、子曰秋野、二手玫瑰等在内的一批知名歌手和乐队,都加入了一部名为《十三月唱诗班》唱片的合作与录制。

  歌手为诗歌谱曲并演唱,诗与歌的联姻,不由让人想起遥远的《诗经》,想起亦诗亦歌的纯朴年代……

  “《十三月唱诗班》将在明年二月推出。”在这张唱片的制作人卢中强看来,这张唱片无论是对单纯的诗歌读者,还是音乐听众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快报记者 石磊

  酝酿于一次诗会

  《十三月唱诗班》是国内首张由诗人作词,歌手谱曲的唱片。这张特殊的唱片,从酝酿到制作经历了长达近5年的时间。

  2006年,是网络歌曲最火的时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亟待重拾歌词审美”的年代。那年春天,“十三月唱片”CEO卢中强和诗人周墙发起了“纪念86年诗歌大展二十周年”的黄山诗会上,很多诗人向当时红极一时的网络歌曲和流行音乐的歌词发难。诗人张小波是其中的一位,“一些没有哲学观的歌‘哺育’了很多听众,我们就是要与这些歌对抗。”经过与会诗人们的反复商讨,最后大家达成了“诗人介入歌曲创作”的共识。

  诗人李亚伟也是黄山诗会的与会者之一。他在接受快报记者时表示,“当时我是从诗的角度考虑,想要拥有更多的读者,而诗向歌的方向发展是一条看得见的路。”

  黄山诗会后,张小波专门创作了一首作品《熊猫》,接下谱曲任务的是老牌乐队“子曰”的主唱秋野。“他看到歌词觉得很好,可能是诗人的加入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经过4次修改,秋野终于给《熊猫》谱上了曲子,达成了“诗、歌合一”。

  2007年,《十三月唱诗班》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由卢中强邀请的诗人和歌手仔细观察彼此的作品,然后根据自己喜欢和合适的气息,寻找合作者。速度快的,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还有一些,合作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的,只好放弃。这对于诗人和歌手来说并不是一次强制的工作,卢中强并没有给他们定下“最后期限”,所以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但诗人张枣在今年3月8日的离世,让卢中强等人意识到,《十三月唱诗班》必须抓紧了。“张枣一度也想加入进来,我见他最后一面时,他希望‘唱诗班’能早日完成。”卢中强介绍说,到目前为止,整张唱片已经基本完成。张枣的名字也被列入主创人员的名单中,和他配对的是某位“大牌神秘音乐家”。

  诗与歌本来就是一体

  诗人李亚伟是《十三月唱诗班》的见证者和直接参与者,他被选中的作品是《我在双鱼座给你写信》,合作对象是民谣歌手万晓利。“这是我早年写的一首爱情诗,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内心和现实若即若离的那种美。万晓利和我在北京一帮写诗的朋友来往多,我们互相早

  就知道。他是很前卫的歌手,很适合来做沟通音乐和诗歌的事情。”

  在合作的过程中,李亚伟和万晓利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代诗歌和音乐已经离开得有些距离了。“诗与歌在最开始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回事,在中国更是如此。《诗经》里的作品是诗也是歌。只不过后来二者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罢了。诗向内,走得更自恋深沉;而歌向外,重在与更多人交流。”

  更麻烦的问题是,在一首歌的制作过程中,始终有两张嘴巴在说话。著名乐评人张晓舟认为,给诗歌谱曲并不是不可以,“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森本身就是个诗人。“而鲍勃·迪伦的部分歌曲的歌词就是他自己写的诗。在唱诗班这张唱片里,音乐应该为诗歌留出空间,如果诗人歌手合作得好,效果肯定是一加一大于一;合作不好,也许是一加一小于一的效果。”

  张小波是个较真的诗人,在秋野谱曲之前,他多次告诉对方哪些地方“不能动”。如今,很多人已经听过并肯定这首歌,但张小波依旧表示还需要修改。

  音乐向诗歌妥协

  诗人与歌手合作,一首歌,两张嘴,总有一方要妥协。在《十三月唱诗班》里,妥协的大多是歌手,他们也乐于这样,“因为诗本身都很好,不存在问题。”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

  这是诗人芒克的作品《阳光中的向日葵》,负责谱曲的是歌手马条。马条生于新疆克拉玛依,1994年,他到北京寻梦,经过10多年的奋斗,他如今终于有所成就。在他的原创歌曲里,出现过“你荒老了年岁,你还是我的”等充满诗意的歌词。有人曾评价马条的音乐充满未知的颗粒感,敏感地捕捉着生活带来的五味。“有的人写诗。有的人,比如马条,活得就像首诗。”

  马条“活得像首诗”,但遇到这首《阳光中的向日葵》时,他口中反反复复只剩下一句“太牛X了”。从此以后,他称芒克为“芒爷”,“我以前也写过歌,但歌词绝对达不到他的高度,到底是诗人的作品。”

  带着对芒克的尊敬谱曲,马条放弃了以往先出旋律,然后填歌词的创作方式,转而选择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来安排音乐。当歌词行进到“每抓一把都会攥出血来”这句时,马条用了强烈的金属噪音,“我这是命题作文,要以诗歌为主。”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在长阳音乐节上,马条曾用它引爆了万余观众。难得的是芒克对这首歌也很满意。

  最好得是一类人

  一定有一些马/想回到古代就像一些人/怀念默片/就像一些鲜花/渴望干燥和枯萎/这样就能插进花瓶/就像一些花瓶/安静的洁白的花瓶/就像一些花瓶/落满了灰尘的花瓶

  这是歌手张玮玮和诗人尹丽川合作而成的作品《花瓶》,他把成功合作的原因总结为“谈得来,我和尹丽川是一类人。”

  张玮玮是兰州人,1998年跟着“野孩子”乐队来到北京。“野孩子”乐队开了个小酒吧,每周都有演出。那个酒吧是当时北京文艺青年的集中营。在那里,张玮玮和文艺女青年尹丽川相识了。

  2007年,张玮玮给尹丽川的5首诗谱了曲,但正式发表的只有一首《真相》。“虽然没有发表,但《花瓶》这首歌,应该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我演出的时候经常唱。”

  今年12月8日,张玮玮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北京上世纪40年代的老照片,拍摄者居高临下,画面中是一队安静行走的骆驼。“我喜欢这种静态的、不紧张的东西,《花瓶》这首诗就有这种‘气质’,有一种很强烈的画面感。我很喜欢。”

  用张玮玮的话说,他和尹丽川是“一类人”。

  他们会带来什么?

  诗人、音乐评论家廖伟棠曾热情地褒扬以周云蓬、万晓利、李志为代表的民谣歌手,“在这个不安的时代里,我们的诗人哑言了,是民谣唱出了城市剧变中小人物的重担。”如今,诗人和民谣歌手走到了一起,所有人都想问:这张历时近五年的唱片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诗人们认为这是一次破冰之旅,“这或许为以后的诗歌创作和先锋音乐人的创作勾勒出了某种前景。”李亚伟说,“诗和歌一直是最近的东西,但近百年来,新诗走的是内容和语言革命的路,虽然成就很高,但这种追求几乎牺牲了它所有的音乐性。”

  尝到甜头的歌手们则为找到一个浪漫的创作源而兴奋。马条表示将和芒克展开长期合作,“这是个大趋势。”张玮玮的话题依旧不离尹丽川,“2007年我就写好了那5首歌,可一直没唱给她听。直到2009年,她在南京才第一次听到,而且是一个朋友唱的。如果以后诗人们写出一首好作品,不久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版本的歌曲,那多美好。”

  《十三月唱诗班》的发起者,同时也是制作人的卢中强很低调,他表示这场实验只起到一个记录的作用,“我们并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想把当下好的诗歌和好的音乐记录好,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十三月唱诗班》这张意在对抗无趣的唱片,将成为明年“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的主要演出曲目。

  《十三月唱诗班》目录

  《熊猫》

  张小波诗 子曰秋野曲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诗 马条曲

  《兄弟》

  默默诗 顶楼的马戏团曲

  《我在双鱼座给你写信》

  李亚伟诗 万晓利曲

  《花瓶》

  尹丽川诗 张玮玮曲

  大仙诗 邵夷贝曲

  黄燎原诗 二手玫瑰曲

  马松诗 杨嘉松曲

  沈浩波诗 曲待定

  张枣诗 曲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