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墨盛宴 饮誉京华 ——姜家林联墨展暨《联动三子斋》首发式掠影

姜家林作品。

    应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艺术创作院之邀请,2010年11月13日,姜家林联墨展开幕式暨《联动三子斋》首发式在北京马连道中国艺术创作院北京茶宫创作中心举行。作品充满着浓浓的赤子情怀,让观者再一次地感受到“襄阳好风日”的文化魅力,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展览由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艺术创作院、中华书画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企业艺术发展中心、中国艺术创作院北京茶宫创作中心等单位协办。

  此次共展出姜家林近年来创作的楹联书法作品108幅,作品既有盈尺大字,也有片纸书札。姜家林联墨展分《岁月篇》《故乡篇》《生活篇》《人物篇》四个部分。他的自题联:“心观沧海;联悟人生”反映了作者40年来业余从事楹联、书法研究与创作的心路历程。开幕式之后,书画评论家杨豪良主持了姜家林联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姜家林《联动三子斋》,是一部个人通过自撰自书、展现其人生历程和生活感悟的联墨作品集,其独特的创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以下是参加开幕式的部分专家发言:

  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姜家林先生书法和楹联都是非常的好,书法作品挥洒大气,内涵丰富。而且家林同志可以做到联墨双修,自撰自书,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当今的书法家应该学点楹联,楹联家应该多学一点书法,这样对书法家和楹联家都有好处。在古代,不分书法家和楹联家,书法家就是楹联家,楹联家就是书法家。而现在好多楹联家不会书法,这是现今的一大弊病,这点我们应该向古人看齐。家林先生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严学章(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姜家林的联和书法的结合,就是在“联动”这个词上。历来的楹联创作里,有的有“联”却没有“动”,有的有“动”却没有“联”。他的“联动”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真切,第二是率直,第三是书法。书法绘画一味地追求形式,甚至是形式至上,没有真情,这是当下艺术创作的主要毛病。而姜家林先生在这方面是非常具有艺术家必须的素质。艺术家必须饱含深情、忧国忧民,这样才能动起来,才有情可言。

  杨豪良(襄樊学院图书馆馆长):姜家林先生能创作出这样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比挚爱,所以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用“心观沧海、联悟人生”的联墨形式给我们展示出来。观其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姜家林的“联墨”情真意切、雅俗共赏,是自然而自由的,是乘物游心、澄怀味象的。姜先生的作品还提出了一个命题:联墨合一。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古老命题。

  李洪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看了姜家林先生的联墨作品展览,突出的感受有三点:第一点,家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有情有意。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在字里行间抒发出对母亲、对家乡、对祖国发自肺腑的爱。第二点,楹联集取材广泛,所有作品都是自己创作。他的创作如同蜜蜂酿蜜一样,书中题材来自社会各个角度,深入生活精心酿造而成。只有体验生活,才能尝到生活的甜;只有体验生活,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它让这些升华成了他自己的艺术。第三点,从书法创作来说,正草隶篆,相当开阔。书法家最高的境界就是表情、表意,用自己的笔墨书写自己的感情,刻画自己的喜怒哀乐。姜家林先生的书法正是这样,已经达到了自由的境界。

  陈养群(中华书画协会主席):看了姜家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有四个感悟:第一,姜先生在习字上章法老练,率性自由;第二,姜先生将血脉贯通到了文脉中,透视出了很深的文化内涵。第三,姜先生能够养道悟道,并且将这种学识踏踏实实地做稳,然后再蓬勃开来。第四,姜先生的文风、文脉和其中寄托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彭一超(中国楹联学会新闻出版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杂志总编辑):看了姜先生的书法作品,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也现场拟两副对联向姜家林先生表示祝贺,为展览助兴:“心观沧海家国事;联悟人生林下风”;“魏蜀吴,昔演隆中对,忠义昭肝胆;笔枪嘴,今推三子斋,联书展性情。”

  徐友金(中国艺术创作院顾问):姜先生的书法楹联作品具有三个大:大爱心、大气度、大手笔。他不仅爱自己的母亲,也爱全天下的母亲;他经历了人间世事沧桑,把“清清静静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作为座右铭;他正草隶篆,恣意洒脱,收放自如。

  杨留义(中国艺术创作院副院长):我的感受有三点:一、姜先生是一个很热爱文化的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赤子情怀,看出他的情、理、真。二、从书法上可以看出一种大气、豪气、顺气和灵气,发自内心的自然。三、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