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 昨举行酒城感恩首演

    昨(21)日,由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主办;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绵阳市文化局、绵阳市禹羌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酒城泸州感恩首演在江阳艺术宫举行。

《大北川》以艺术的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演绎了人类大爱不朽、爱情生死不渝的永恒主题,再现了云朵上的民族历经迁徙饱受磨难,而顽强前行的心路历程,展示了绵阳各族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和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是反映“5?12”地震救援和恢复重建的重大文艺精品工程。

据悉,《大北川》将在泸州市举行三场演出,昨日是第一场,其余两场将分别在12月22日晚7:00和12月23日下午2:30举行

一、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保护优秀民族文化,是催生《大北川》的时代背景。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特大地震将北川县城夷为平地,21963人遇难,7795人失踪,254.41万人痛失家园,具有悠久历史和深邃内涵的羌文化惨遭摧毁,面临灭绝的危险,华夏同悲,举世震惊。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重建美好新家园的英明决策,温家宝总理指示,“一定要抢救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

绵阳文化工作者既是地震灾难的亲历者,又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见证者,将他们的感恩,将他们的不屈和奋进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世人,是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绵阳文化工作者紧急行动起来,组建工作班子,邀请全国知名编导、演员加盟,选取海内外闻名的北川“生死恋人” 贺晨曦和郑广明夫妇、羌族农村一对夫妻背遇难儿子回家等真实感人的故事题材为创作原型,于2008年6月正式启动了剧目创作。

二、永恒的人间大爱主题、深厚的羌文化底蕴,是《大北川》的艺术源泉。

“5.12”地震后,国内先后推出了数十台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而以大型舞蹈诗剧形式,对这一重大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和艺术提升,并致力于推动我国当代舞剧艺术创新发展,是《大北川》不同于其它同类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之处。大悲大爱的主题升华,是《大北川》留下的最好回忆。

《大北川》着力和定位于整个羌民族三千年原生态的文化记忆,聚焦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灾区的大爱无疆,表达了灾区人民对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感恩之情,展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大难、大悲、大美、大爱。

该剧所反映的内容和彰显的内涵已跨越了狭义的地域概念,其核心是通过表现一种震不倒、折不断、压不垮的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热情。民族元素与国际时尚的艺术表现相结合,是《大北川》走向市场的成功实践。

《大北川》取材于西羌民族传统的文化元素,采用目前国际流行而国内仅有的无场次舞剧艺术形式,并融合了电影的编排手法,通过20余个相对独立的来自羌民族原生态舞段,把一个个发生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真实故事加以艺术提炼,立足于用无声的舞蹈语汇讲述观众看得懂的故事,震撼力与观赏性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