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志不减楹联伴晚年

牟桂谭老人展示笔记

    老骥犹怀千里志, 

 黄花贵葆九秋香。 

 素以楹联为性命, 

 淡观功利若风烟。 

 近日,记者见到了从原菏泽供销学校退休的83岁高龄的牟桂谭老人。虽然他已是耄耋老者,但精神烁攫,才思敏捷,出口成句。尤其是写楹联,可谓是手到擒来,只要他眉头一皱,就能根据姓名,创作出意境优美、朗朗上口的嵌名联。这篇《明志联》正是他为自己所创作的,用来激励自己创作出更好的楹联作品。 

  退休志不减 楹联伴晚年   

  痴迷楹联创作 

  中国菏泽网讯 牟桂谭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跟随祖父学习四书五经,11年的私塾生活,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退休后,每逢过年,乡邻们都上门找他写春联。慢慢地,牟桂谭对楹联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沉醉于楹联世界里。牟桂谭告诉记者,楹联创作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主题,就连干农活时,都在琢磨如何做对联。1998年,牟桂谭被中国楹联协会吸收为会员,他所撰写楹联、楹联故事、杂文等,在《中国楹联报》等报刊中发表,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征联大赛,屡获嘉奖。其作品曾在“三八妇乐”全国有奖征联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举办的“九七明月杯”全国征联邀请赛中,其作品被评为短联一等奖荣誉称号;“99迎新春书友杯”全国有奖征联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公路杯”单县第八届海内外迎春楹联大赛中获二等奖。 

  为《聊斋》配联 

  “《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都有人为其做过配联,但是唯有《聊斋志异》没有人撰联。瞧,这些就是我为《聊斋志异》所撰写的百余幅配联。”记者在牟桂谭撰写的配联上看到,每幅对联旁边都有被修改过的痕迹,言语精妙,诙谐犀利。其中,为《红玉》的配联中写道:官霸勾结,冯郎撄惨祸;侠狐相助,劫后庆重生。为《粉蝶》撰写的配联中写道:粉蝶如可娶,仙姬几无存。千里相合心两半,双仙不负姬多情。 

  谈起为聊斋故事撰写配联的缘由,牟桂谭告诉记者,1999年,他在看八十篇版本《聊斋志异》时,突然有了这个想法。但是要为《聊斋志异》做配联很有难度。在撰写配联时,牟桂谭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对仗工整,内容丰富,而且要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每个故事他都反复读,再从中提炼出核心内容,历尽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反复修改,终于为每一篇故事作出一到三幅对联。这些配联不仅抽象概括了《聊斋志异》的精华,而且全部用的是新四声撰联,并在《民间对联故事》、《中国楹联报》上刊登,不仅对初看《聊斋志异》的人有所裨益,而且这些配联消除了语言中的障碍,方便后学者学习,更为普及推广楹联,繁荣楹联创作开辟一条捷径,颇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创作《花王赋》

  “花王牡丹,国色天香,原产华夏,馥染万邦。菏泽大地,牡丹钟祥,东北三园,代久弥彰。万垧花海,百里花乡,品种千数,九采生光,花型有六,争丽斗皇。株高逾米,秀枝翠掌,千桃万蕾,水涡蜂房。花大径尺,花蕊金黄,异香酷烈,独占春阳……”在采访中,牟桂谭忍不住向记者吟诵起来自己创作的《花王赋》。他告诉记者,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经常到牡丹园观赏牡丹,查阅资料,多方面了解牡丹故事和历史。在了解了当地牡丹的特点之后,他废寝忘食,创作出了四、五个版本的牡丹赋,每篇都是一韵到底,从中可以看出他艺术造诣的娴熟和高超。后来,他又经过反复修改,精心提炼,最终完成了这篇《花王赋》,并在《中国楹联报》、《牡丹文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写诗作对是我精神上的一种寄托,给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乐趣。”闲暇时间,牟桂谭经常到环城公园散步,他还根据环城公园周边的环境,历史典故和风景,对环城公园的亭、廊、台、榭撰联百余幅。而“武林骄子,锻九炼伏,气吞玉宇逞奇技。曹郡体坛,摘金夺冠,艺盖环球扬美名。”、“山东汉子,郓邑武娃,焕发齐鲁健儿出英雄本色。剑影刀光,南拳北腿,驰骋中华大地看豪俊绝招。”、“勇往直前,武艺般般出魁首;知难而进,体坛处处有新星。”这三幅是牟桂谭为演武楼创作的楹联。“环球一剧院,你我尽伶人。四角争辉,唱出今古悲欢事;百花齐放,演尽中西善恶情。唱菏泽大地,英雄辈出;演历代剧情,名角纷呈。”是牟桂谭为菏泽大剧院创作的楹联。

  “学联并不难,平仄对仗间。字数宜相等,上仄下平言。同侧当交替,上下必对翻。词类应统一,结构宜相般……”为了中国楹联文化的普及和推广,牟桂谭热心于对联声韵改革,他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以普通话即用新四声撰联,并根据自己的心得,创作了这篇《学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