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王佩瑜:做京剧的时尚演绎者

王佩瑜京剧扮相

    在戏曲界,王佩瑜绝对是个另类。“青春偶像”、“京剧超女”这些头衔,是她有别于传统的一面;而“新中国第一女老生”“小冬皇”等名号,让年轻的她,真正拥有了睥晲一切的资本。

  昨日,“2010上海京剧万里行”行至武汉,王佩瑜带来了她的拿手折子戏《文昭关》。演出前,她在酒店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出名:梅葆玖是她的“大喇叭”

  说起《文昭关》,免不了要说她跟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忘年情;提起“小冬皇”,又不得不提首先叫出此名号的京剧名家谭元寿;而领她迈进“余派”大门的,是知名余派研究者范石人。25岁以前的王佩瑜,在众多名家泰斗的提携下,于成名之路上一路狂飙。

  你一开始学的是老旦,后来因为什么而钟情“余派”?

  王:其实20年前,我根本不知道“余派”。12岁时我去电台录音,遇到范石人先生。听了我唱老旦,他建议我改学余派,又送了我一套余叔岩、一套孟小冬。听完唱片,对我来说是一种飞跃式的认知。一张白纸的年纪,它让我相信这是最好的,然后往深、精里去钻。后来考戏校时,别人还不知道京剧为何物,我已经学会唱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了。

  后来遇到梅葆玖先生,又是何种机缘?

  王:第一次跟葆玖先生同台是在1993年,我临时顶替梅葆玥演《文昭关》。演完后葆玖先生说,“太意外了!”。那次以后,他把我的名字带到了北京,逢人就说上海有个王佩瑜,学余派的,给我当大喇叭。94年、95年我去北京演出,一报名字,对方就说:噢,就是梅葆玖说的那个。

  2008年你为电影《梅兰芳》配唱《游龙戏凤》选段,也是梅先生举荐的吗?

  王:对。他跟导演说,为孟小冬配唱“非她(王佩瑜)莫属”,找别人都不行。

  闯荡:自砸铁饭碗,来汉闯荡

  25岁戏校毕业,王佩瑜当上上海京剧院一团副团长,2004年,她主动丢掉铁饭碗,成立了个人京剧工作室,在武汉推出了首场演出。不过一年半后,王佩瑜又回到京剧院,如今,她把这段经历称为“一段弯路”。

  为什么把工作室的第一场演出定在武汉?

  王:武汉是京剧名家谭鑫培、余叔岩的故土,来这里,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而且武汉观众的京剧基础很好,第一次在人民剧院,我自己挑班演了两天,票房挺好。

  回头来看,这段经历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王:当时的我过于理想主义,而公司化的运作牵涉了太多精力。这件事后我的想法变了: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做好自己该做的,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成长:希望大家忘掉“科里红”

  少年学戏时,她一举成名,几乎拿到了所有能拿的奖;而今的京剧舞台上,她所到之处,必能惊起一片赞叹;京剧之外的她,热衷摄影、做派时尚,是“不像唱京剧的京剧人”。

  正规学戏的时间比别人短,却能得到名家青睐,你觉得天赋占了多少?

  王:任何学戏的人都要受皮肉之苦,只是我忽略了那些东西。30岁之前靠天赋吃饭,但天赋是吃得完的,所以这些年我做了很多努力,目的就是让大家忘掉我是“科里红”。终其一生,我的目标是从“学谁”变成“是谁”。

  因为时尚,因为特立独行,有人说你不像演京剧的,你如何解释?

  王:我只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存于京剧,戏班味道淡一些罢了。其实京剧需要被正常化,它不是边缘的老人艺术,不用夸大它的功能,也无需夸大它所受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