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台媲美凡尔赛宫 戏楼堪称建筑典范

颐和园内的德和园三层大戏台

    历时3年的“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课题研究近日将新成果公布于众。调查显示,较上世纪50年代的10万多座,目前古戏台只剩下了1万余座,其中有不少是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

看戏是清代宫廷中最受帝后喜爱的娱乐活动。曲终人散终有时,名伶的身影远去后,一部分清宫戏台保存至今,成为研究清代宫廷演戏史、戏台建筑艺术和文化习俗的宝贵实证。

三层戏楼堪称建筑典范

文化部梅兰芳纪念馆研究员、中国古戏台研究与课题组组长吴开英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说,清朝是戏曲艺术繁荣的时期,戏台是传统戏曲的载体,折射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戏曲民俗等方方面面。

古戏台研究与保护课题组宫廷戏台部分研究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戏曲戏剧学教授周华斌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清宫设有专管演戏的机构,康熙时期称为“南府”,道光时期改称为“升平署”。清宫内设有多处戏台,北京周围的一些宫廷苑囿里也建有宫廷戏台。由于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不同,清宫戏台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三类。

清乾隆及光绪年间宫廷建造的三层大戏楼可以媲美法国凡尔赛宫。宫廷档案记载,清代曾有5座形制相同的大戏楼。故宫寿安宫、圆明园同乐园、承德避暑山庄、故宫宁寿宫和颐和园德和园各有一座。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如今只有故宫的宁寿宫畅音阁和颐和园的德和园两座得以保存。两座戏台均为当时世界上露天戏台建筑的典范,通常宫内有重大庆贺活动时使用。

周华斌说,清宫三层大戏台的构造独特。明面上建有三层楼阁,每一层是一层台面,从上到下分别被称为福台、禄台和寿台。底层寿台的后部还有一个二层台,名为仙楼,也是一层表演台面。演出可以在多重台面上进行,表现复杂的场景。

两层中型戏楼也是常见的形制。故宫重华宫漱芳斋庭院戏台、北海漪澜堂东侧晴栏花韵院里的戏台、圆明园里的敷春堂和武陵春色附近的戏台、颐和园里的听鹂馆戏台等都是这一类型,供初一、十五等年节时的日常承应演出使用。

此外,还有供帝后休闲消遣用的小戏台,如故宫重华宫漱芳斋室内戏台、宁寿宫倦勤斋室内戏台、宁寿宫景祺阁戏台、宁寿宫阅是楼小戏台、长春宫怡情书史室内戏台、储秀宫丽景轩室内戏台等。这类戏台除了唱戏外,还可以表演曲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