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悟 云南画廊首届建水陶艺术展近日在昆开展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现代建水陶艺.古韵秋诗

云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刘也涵作品

   11月18日,“天工开悟”――云南画廊首届建水陶艺术展在昆明开展。展览将展出刘也涵、向进兴两位艺术家的近120余件建水陶艺术作品。

  据悉,本次建水陶艺术展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画廊、云南民俗博物馆等单位承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展出时间将一直持续到11月30日下午5点,喜欢陶艺作品的读者可前往观展。

  紫陶乃“四大名陶”之一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2008年2月,建水紫陶被文化部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建水紫陶是对云南省建水县生产的细质陶器约定俗语成的称谓,很少见于文献记载,这是一种在中国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器具,它有着五彩斑斓的色彩,但又有泥土的沉静与稳重,有陶器的质地,却又有着瓷器般的响声,有琉璃般的质地润泽,却显示出古朴斑驳的陶变机理。时到今日,真正能够熟知这种陶器制作的工匠不足百人,使这一古老的传统制陶工艺仍然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建水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美伦美奂。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是难得的工艺品。它采用“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淡艳”装饰效果和无釉磨光工艺,将书法艺术与紫陶加工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丰富多样,精美绝伦。

  百余件建水紫陶展现“陶乡”实力

  本次展出的120余件作品充分反映了刘也涵、向进兴两位艺术家在建水陶制作方面的创造才能。无论在工艺技术的创新,还是在绘画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不但强调了建水陶固有的审美情趣,还提升了建水陶的人文内涵。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作品综合反映了当代云南陶艺发展的状态与水平,是当代云南陶艺的一次集中展示,综合反映了建水紫陶近年来在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风格上的大胆探索与尝试。

  “今天推出的陶艺作品,无论来自大草原的刘也涵,还是向往走出云之南的向进兴,都为建水陶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展示出建水陶开放的一面。充分说明了建水陶的发展只能是立足于对传统的继承,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文化,加强与全国乃至世界的交流,更要勇于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张永康表示,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建水陶艺家能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展现给观众,使得建水陶这一独具云南特色的古老艺术,不断地发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