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大师讲述“非遗”传承现状 要把“非遗”好好传承下去

冯骥才与民间艺术家们在一起

    国庆期间,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校园”暨第二届北洋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在津城掀起了又一轮关注“非遗”、体验“非遗”的热潮。在民间工艺大师与天大学子面对面的座谈中,非遗的传承问题成为双方共同关切的焦点。

  接过祖宗的宝贝

  各有各的方法

  提起“非遗”的传承方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祖传父、父传子的直系家族传承。然而记者在民间工艺大师与天大学子的几场座谈中了解到,传承人从祖先的手中接过技艺的方式并非只有这一种。

  许多民间艺术都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密不可分,而同样的风俗又让一个地区的家家户户组成一个庞大的传承群体。如山西代县面花艺人张桂英介绍,虽然如今会做面花的人不多,但过去几乎所有的当地妇女都会做面花,能娶到一个面花手艺高超的贤惠女人当老婆,会被乡亲邻里称羡不已。可以说,代县面花艺术是由当地妇女一代代共同传承下去的。

  代县面花的集体传承方式,具体到每一位传承人,一般来说也是由直系亲属长辈传授技艺。但杭绣艺人金家虹习得一手高超绣艺的过程,又截然不同。金家虹是在学校中开始学习刺绣,并毕业于专业学校,师从首创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的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在学习了传统针法后,金家虹又凭借着对传统刺绣的挖掘和研究,结合现代的艺术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杭绣风格。

  还有些民间艺人创造了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北京的纸雕艺人吉胜久,天津的布雕艺人常诚,天津金彩艺偶艺人孟庆慧等。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童年折过纸飞机、纸鹤、纸青蛙等等小玩具,但吉胜久却以精湛的技法和严谨的构思,把这小小的童年乐趣变成了一门艺术。同样,常诚的布雕、孟庆慧的金彩艺偶,也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精益求精。他们各自的艺术门类都是由自己创造的,为何也被称为“非遗传承人”?或许吉胜久的话能予以解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养育了我。”吉胜久的纸雕灵感来自北京的传统建筑,常诚的布雕吸收了杨柳青年画的营养,而孟庆慧的金彩艺偶则源自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他们是以“创造”的方式传承了民间的传统文化。

  传给子孙后代

  道路各不相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双向的,一方面要从老祖宗的手中接过来,另一方面也要向子孙后代传下去。而怎样传下去,如何让自己的手艺后继有人,正是民间艺术大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家中子弟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逐渐喜欢上家传手艺,进而学习、研究、发展,这样的家族传承是千百年来民间艺术最自然不过的传承方式。天津“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就是跟祖父和父亲学习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当记者问他是否有第五代“风筝魏”传人时,他自豪地回答:“我儿子!”孟庆慧也告诉记者,他制作金彩艺偶的手艺已经教给了儿子、女儿和侄女,现在他的不少作品都是由家里的孩子们辅助制作的,他的传承人自然也会是他们。

  但正如浙江海宁硖石灯彩艺人胡金龙所言,家族传承也有弊病。有很长一段时间,胡金龙都闷闷不乐,因为他的儿子志在成为一名计算机高手,对学习硖石灯彩的技艺不感兴趣。胡金龙无奈之下开始想其他办法找传人,他向社会招工,在当地的职业学校为工艺美术班的学生授课,以各种方式挑选满意的学徒进行传授。如今胡金龙的手艺后继有人,让他感到很欣慰:“我对我的这些学生们非常满意,他们比我儿子学得更好。”

  像胡金龙这样面向社会招收学徒或在学校传授技艺的传承人还有很多。如浙江青田石雕艺人吴松江,虽然生长在浙江唯一的青田石雕家族,兄弟6人都从事同一行业,但并没有把寻找传人局限在家族内部。“我现在有9个学生,跟我时间最长的已经有17年,最短的也有6年了。他们学得都很好。”吴松江笑着介绍。再如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艺人吴元新,他不仅建立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还有自己的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并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担任兼职教授,通过为高校学生授课的方式,把蓝印花布这门传统的印染艺术传播给更广泛的群体。

  年轻人都来热爱

  民间文化就有希望

  但在学校授课或向社会招收学徒,也面临许多问题。“风筝魏”传人魏国秋在座谈中感叹:“现在年轻人太现实了,一来到我这里先问每个月能给他多少钱,学艺又不踏实,总想一蹴而就。”他的话道出了许多民间艺术大师共同的忧虑。像他们一样能吃苦,肯凭借着满腔热爱,一门心思踏踏实实学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一些招进来的学徒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非出于对这门艺术的喜爱才来学艺。民间艺人的资金力量又很薄弱,不少艺人根本没有钱来招收学徒。天津的糖塑艺人张福海在一场座谈会结束后向记者透露,如今天津仍坚持从事糖画艺术的人用一只手就能数完,而当记者问他是否有了自己的传人时,他没有说话,只摇了摇头,苦笑着叹了口气。

  如何解决“非遗”的传承问题?几乎所有民间艺人都表示,需要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令许多民间艺人欣喜不已的是,最近几年国家对“非遗”越来越重视,而国家的重视以及对优秀“非遗”传承人的承认和奖励,给艺人们以更多信心和鼓舞。在国家支持的同时,民间艺人们也在开拓不同的传承道路。而冯骥才更提出,民间文化在受国家保护的同时,还应回归民间,“人民都享受文化遗产并爱戴她,人民自发热爱自己的文化,民间文化才能传承下去。”冯骥才表示,“非遗”有个人传承、集体传承、全民传承三种传承方式,一方面要传承“技艺”,另一方面还要传承“精神”,即民族的文化情怀。而刚刚闭幕的“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校园”活动,正是民间艺术大师现身说法,让年轻学子享受民间文化,向年轻学子传递文化精神的一大尝试,“年轻人热爱民间文化,我们的民间文化就有希望。”

  传承中须有创新

  应保住多样性

  民间艺术扎根于民间土壤,世代传承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在不断成长。此次被请进天津大学校园的21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中,有多位都曾在专业的艺术学院进修过。如杭绣艺人金家虹的作品,就将传统形式与现代审美融合在一起。硖石灯彩艺人则开发出“茶壶花瓶灯”等系列新品种。泥塑艺人逯彤的作品,更借鉴了西方的现代雕塑艺术,大大提升了中国传统泥塑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正如逯彤所说:“与所有的艺术一样,民间艺术也不能停滞不前,欲有所进步,必须张扬个性。”

  冯骥才鼓励传承人对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但他也提醒传承人们,民间艺术的有些部分可以变,有些却不能变。“民族性、地域性、手工性,这三点是一定不能改变的。”冯骥才认为,中国民间艺术最伟大之处就是它的多样性,而民族性、地域性和手工性正是民间艺术多样性的根本所在。中国的当代城市已经变得千城一面,仿佛一个模子印出的,他希望中国的民间艺术引以为戒,保住丰富灿烂的多样性。

  压题图为冯骥才在“非遗”进校园现场为参观者介绍天津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