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马头琴同奏出塞曲 京剧演绎《大漠昭君》

京剧演绎《大漠昭君》

    由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出品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大漠昭君》,将于11月18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饰演女主角王昭君的是优秀青衣演员姜亦珊。《大漠昭君》于2009年曾在北京演出,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此次再度进京,主创团队对唱腔、表演精雕细琢,使观众在领略京剧艺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寻找“草原女神” 历时一年姜亦珊中选

  王昭君使汉朝与匈奴和好,国富民强的故事,是一段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佳话,但在传统剧目中,却主要抒发昭君出塞的哀怨无奈。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将这个题材再度搬上京剧舞台,创排《大漠昭君》,便是将昭君重新定位,着重表现昭君走出宫廷,呼吁和平,使汉朝和匈奴团结发展的历史功绩,和一个汉家女人融入草原的心路历程。把王昭君归还历史大氛围中重新定位人物,塑造一个更丰满真实的昭君形象,使这一形象更美好,也更具深沉的历史内涵。

  基于这样的舞台诉求,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的《大漠昭君》不仅需要考证具体的人物史实,更需要人物与群众的想象吻合。而且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在内蒙古受到女神一样崇敬,要使世代供奉她香火的草原子民认可舞台上的王昭君,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内蒙古京剧团为此看了很多演员的资料,也专门到北京京剧院寻找了一圈,历时一年都还没有定下来,就在工作停滞之时,内蒙古京剧团的一位领导在电视上看到了刚调入北京京剧院的青衣演员姜亦珊,认为她美丽的身材容貌和舞台气质都十分符合草原人心中的“昭君女神”,便当即拍板,选她做了剧中的王昭君。

  《大漠昭君》在内蒙古演出时,姜亦珊不负众望,果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不仅京剧戏迷称赞她的表演,很多人也走进剧场,以一睹“昭君女神”为幸。姜亦珊表示,自己站在舞台上演绎王昭君,心灵和草原融为了一体。

  大师亲授提升京剧艺术 蒙古风情有看点

  熟悉京剧的观众都知道《昭君出塞》是京剧大师尚小云的拿手好戏,也是尚派艺术的保留剧目。姜亦珊早期向艺术家薛亚萍学习张派,已有成就,后又投于梅葆玖先生门下,同时潜心学演梅派剧目,如何运用自己的艺术储备,演绎一个不同于既有流派的王昭君,成为她所面临的难题。

  姜亦珊十分感激当时两位恩师对她的帮助。梅葆玖先生非常细致地指导她以梅派身段去表现王昭君,比如王昭君出场时,梅葆玖先生眼光独到地指出,如果此处运用梅派《贵妃醉酒》的脚步,会更符合当时的环境。剧中还有一场“马舞”,梅葆玖先生指导姜亦珊灵活运用《杨门女将。探谷》中的高拨子,试演后,果然成为了一段充满激情又符合人物的好戏。姜亦珊的嗓音圆润优美,薛亚萍女士便指导她在剧中演唱大段富有张派特色的唱段,其中一段“反二黄”借鉴了张派“祭塔”唱段,以情带声,极富特点。

  作为一部由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倾力制作的剧目,蒙古风情无可争议地成为精彩看点。在剧中,京胡的悠扬之外,马头琴也会发出动听的奏鸣。京剧水袖的蹁跹之侧,还有蒙古舞蹈张扬着塞外的奔放。演员西皮二黄的唱腔中,也融入了蒙古长调,充满了浓浓的草原味道。观众通过这一台演出,可以感受到两种不同文化各自的风采,各具特色,融合无间。

  姜亦珊挑战自我 演遍四大美女

  京剧演员姜亦珊是戏迷熟悉的优秀大青衣,在出演《大漠昭君》之前,已获得了很多荣誉,拥有大批戏迷。但她却把这出戏视为自己的一个新起点。此次排演《大漠昭君》,各方都倾力投入,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反复修改剧本,著名京剧作曲家朱绍玉多次重写唱腔,戏曲服装设计师、著名国画大师范增之女范晓蕙为昭君设计了6套精美戏装,还有梅葆玖、薛亚萍两位流派领军人物的精心指导与北京京剧院的大力配合,是一部分量颇重的大戏。这对姜亦珊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对一个全新舞台人物的塑造。《大漠昭君》表现王昭君到大漠后的生活,演绎她心灵的成长和身为女性得到的历练,姜亦珊对人物的摸索、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也是一次成长历练。姜亦珊笑称,王昭君是大家喜爱的历史人物,也是传说中的“四大美女”,自己演过西施、貂蝉和杨玉环,此次将在演艺版图上拼齐王昭君一角,以识大义、爱和平的新形象,带给观众独特的艺术感受。

  用京剧表现草原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一贯的追求,此剧将于11月18、19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相信将会给深秋的北京送上一份浓浓奶茶香般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