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香袋做成了工艺品 这位大妈可不简单

    在不久前举办的富春江运动节民间工艺展览上,一个陈设着各色香袋的展柜备受市民亲睐。这些香袋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尤其是葫芦形状、绣有富春山水的香袋,更是赚足了眼球。近日,记者找到了香袋的制作者,67岁的蒋惠娣老人家,听她讲述了有关香袋的故事。

从小爱上做香袋

    蒋阿姨是大源镇蒋家村人,从小她便经常看奶奶和姑姑做香袋。虽然奶奶会教她,但是从不放心让她亲手做。于是在参加工作并有了空闲后,蒋阿姨最想干的事,就是做香袋。“第一次做真正意义上的香袋是一只‘小兔子’,做好拿到单位里时,同事都说像,可把我开心的,所以劲头就上来了!从那以后就一直做到现在。”

    随着蒋阿姨做的香袋越来越多,她名气在朋友圈里也越传越广。几十年来,每到端午前夕,蒋阿姨就会早早地开始准备,碎布、香粉、缎带……长期下来,布店的老板都成了蒋阿姨的好朋友,一有好看的碎布就会帮她留着。而蒋阿姨也有了一帮铁杆“粉丝”,他们一到端午前就会“下订单”,向蒋阿姨讨香袋。一些空闲的还会直接到蒋阿姨家里一起忙活。“要么跟着我学,实在做不好就在边上帮着递递东西什么的,大家在一起可开心了。”说到做香袋,蒋阿姨就特别有劲。

香袋的创新

    “她做的香袋,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蒋阿姨的老伴黄大伯说。对此,蒋阿姨微微一笑:“我空闲时老喜欢琢磨香袋的制作工艺,就是睡在床上也一样。有时候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一个新样式,就马上起床记下来,这时的灵感可是一做一个准。”

    在传统香袋的基础上,蒋阿姨又创作了无数造型各异的“新型”香袋:葫芦、金鱼、米老鼠、绣球……翻开蒋阿姨自制的一只只专门放香袋的“小宝箱”,里面好多香袋保准是你从未见过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为孙女做了一套福娃香袋。小孙女欢天喜地地戴了其中一个去幼儿园,没想到因为香袋做得太精致,被老师要走了。就这样连续5天,5个福娃都被同学或老师要了去。

    除了创新香袋的样式,蒋阿姨还将香袋做成了工艺品。本次民间工艺展览上展出的葫芦香袋就是以一个大葫芦与若干个小葫芦串联成一棵葫芦藤的造型,而金鱼香袋则是用丝网花、假树枝等搭配成了水底世界的样子。“这样做就是平时在家里放着也好看。”蒋阿姨一脸自豪。

参展为博老伴高兴

    蒋阿姨说,这次参加民间工艺展,她只有一个目的——让老伴高兴高兴。黄大伯的身体一直不好,平时很少出门,之前他在报纸上看到征集民间工艺品的消息后,特别上心,并说服蒋阿姨报名参加。“展出那天,老头子就一直在我们的展位上坐着,只要听到别人说我们的香袋好看,他就特别开心。他还说,要是展出时间再长一点就好了。”蒋阿姨说。

    正说着,一旁的黄大伯也忍不住夸起了老伴:“看,这是她专门给我做的卡包,我身体不好,她怕我万一在外面出意外,就做了这个小袋子。里面除了老人卡等东西外,她还特地给我写了这张纸条,药放在哪里、怎么急救、怎么联系家里……甚至医生的联系方式都有……”

    听到黄大伯的夸赞,蒋阿姨不好意思起来:“你跑题了啦,在说香袋呢!”说完,蒋阿姨又神秘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她又有了一个关于香袋的想法,不过要暂时保密。“到做出来了我再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