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延宕千年的美丽

宋 缂丝萱蓉芝秀图

    缂丝,又称“刻丝”、“剋丝”、“克丝”, 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经纬交织的丝织品。从外观上讲,缂丝织物似与常见织物没有区别,然而缂丝织造过程却含有很多特殊性。缂丝融丝织工艺技巧于一身,堪称“织中之圣”。因它的技法巧妙、耗工多、用材贵,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词一直延续到现在。古代在陈述缂丝时有这样一段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

  ☆逝去的美丽

  缂丝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根据现在考古出土资料得知,先秦时期,新疆一带已开始制作以羊毛为原材料的缂织品——缂毛。至少在隋唐时期,我国即开始制作缂丝了,敦煌石窟中的缂丝幡幢,图案多是几何纹样,设色华丽,可见当时缂织技术已趋成熟。宋代开始缂丝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定州一带,多为临摹名家书画的缂织作品,设色典雅,技术精湛,表现手法写实,是缂丝的黄金时代。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曾为缂丝赋诗一首:雀踏花技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宋徽宗这首七言诗提到的刻丝,就是缂丝。

  “德言容工”这是古时评价女子的四大标准,女红不仅反映了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还能够在宁神静气中,陶冶心境和心智,提炼气质功底。历史上更有不少以“工”而名留青史的奇女子,如三国时期的吴王赵夫人就有“三绝”绝活:可在指间以彩丝织成龙凤之锦是为“机绝”,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列国”地图是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罗丝轻幔是为“丝绝”。唐代永贞元年有一奇女子卢眉娘,年仅十四就能在一尺绢上绣七卷《法华经》,字仅粟粒之大,且点划分明。明代有韩希孟的顾绣,晚清民初则出现了曾入宫廷传授绣艺、东渡日本考察的沈寿。最早以缂丝名世的也是一位女性——南宋朱克柔。

  缂丝在专业化之前,正是女红中最为耗时、最为极致的一种。与普通织物“通经通纬”的编织方式不同,它却是“通经断纬”, 实质上就是在经面上用各种色块进行有机的填补,并用多种特殊技法如戗、搭梭等把各种色块连结起来,形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然而,美好的东西似乎总是不会存留太久。北宋时期金军不断入侵,战事不断,1127年宋朝南迁,并建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当时大批工匠(手工艺者)随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南迁。到元朝整个缂丝行业一度低落,其中之一的缂丝淡出历史。

  ☆不懈的坚守

  到近代,南通实业家张謇先生对南通缂丝特别倾心,于1914年8月创办了“女工传习所”,开启了中国近代女性职业教育的先河。女工传习所落成后,张謇即延请近代刺绣大师沈寿女士担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兼教习。同时张謇通过沈寿的丈夫余觉从清宫造办处聘来汤长云等缂丝工匠。到了1918年,贫民工场的缂丝已经初具规模,织造出来的缂丝与女工传习所的刺绣时人分别称作“通缂”和“通绣”。张謇后来还将“通缂”摆到了南通绣织局所在的上海、纽约、法国、瑞士、意大利设立的办事处进行销售。

  在张謇不懈的努力之下,南通缂丝再次复现。1918年,南通女工传习所在《通海所报》上登载一份广告:“本所陈列室现借间壁药王庙,业已将所中绣品及柳编品陈列并附列贫民工场之缂丝品,足供参观,亦可出售。所惜学生少而订货多,致出口尚未大备耳。”之后张謇在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中已有南通缂丝。如1919年11月23日致赵凤昌一函中:“知令子叔雍濒行嘉礼有日矣。南通贫民工场缂丝、藤竹工科,于美术殊能研究,成品亦颇精雅。兹特令合制挂屏、帐衔二种,用佐新房之饰。设所制犹有不尽善,幸更指示,俾即致臻,至是亦工场之幸也。敬贺!即请大安,合第大喜。”在1918年给江苏督军李纯的礼单中也有“通绣、通缂”等贺礼。

  当时中国战事频频,在偏安一隅的南通,张謇用自己不懈的坚守保留了传统缂丝工艺,将南通缂丝很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跌宕中的延续

  在跌宕起伏的发展中,南通缂丝一直隐没在南通当地的织造中,并未有什么大的作为。直到1979年,王玉祥考进南通工艺美术所,南通的缂丝才再次得以向世人展示。现为宣和缂丝研制所所长的王玉祥出生在纺织世家,祖父祖母在清朝时就开设织布作坊,清末作为纺织专家被请到南通。他的家就住1895年张謇创建的大生纱厂老工房内,父母、姐姐都是大生纱厂织工,他小时候经常穿梭在大生纱厂的车间里,对于织机上的经纬交错,就有了些与生俱来的悟性。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体制改革,王玉祥不愿看到刚刚恢复的宋缂丝技艺淹没在经济浪潮下,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自己出资成立了一家缂丝作坊,决定用现实的经济市场来滋养这千年的中华绝技。

  “我先后收过一百多名徒弟,走掉的一大半还不止,留下的全都是对缂丝怀着深爱的人。”缂丝工艺学习的初步阶段并不难,数月至一年就能学到基本手法,但若要真正掌握没有个三五年是不行的。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人为了生计开始学习这种技法,经济发展之后却耐不住寂寞各奔东西。这也使王玉祥对研究所织厂的经营模式开始进行反思。他取消了一直以来流行的按劳计件工资,转而实行固定工资加奖金的方式,保证缂丝工人的经济来源,用无后顾之忧的吸引力来留住人才。毕竟,在这个吸纳青年越来越困难的行业中,保留人才是最迫切的话题。

  这样的经营模式也带给王玉祥极大的压力,缂丝成了全家人投身的事业,儿媳妇、女儿、孙子,全家人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经营着这一日渐消沉的手工行业,皆因为王玉祥一句硬梆梆的话——“缂丝不行,全家人就都沉下去。”

  坚守所体现的力量终于有了成果,王玉祥被联合国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吸纳为会员;2008年民族奢侈品品牌也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在华服系列的缂丝工艺部分舒展其技艺。这一千古绝技终于艳光四射地在裙裾之中活生生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王玉祥作为传统缂丝技艺的国宝级人物登上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年逾古稀的王玉祥为此激动不已,与时尚结合的保护方法令他找到了古老缂丝重新生存下去的生命力,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也使这一奢侈昂贵的古老工艺重新在市场中流动了起来。

  

  记者手记

  笔者在王玉祥所创立的缂丝作坊中,见到了家族中最年轻的传承人——仅仅24岁的王浩然,他是王玉祥的外孙。王玉祥对缂丝一生的追求,深深地触动了王浩然。王浩然现在和联合国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合作,打算在江苏成立一个女红传习培训基地,规模不大,旨在将1914成立的女工传习所的建制延续和深化。若不是笔者亲见,很难相信一个24岁的小伙子身边能够聚集起一批年轻人研习传统丝织文化。父辈们都没有想过的事,王浩然却鼓足勇气说愿意接过担子,将缂丝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