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骨契刻翰墨天书 李来付谈甲骨文书法艺术

    虽然甲骨文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甲骨文书法艺术却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所以大家对甲骨文都很熟悉,但对其书法艺术却有些陌生。8月14日,在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甲骨文书法作品展会场,记者见到了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秘书长李来付先生,他正在现场与几位来自国外的甲骨文书法爱好者切磋书艺,谈起甲骨文艺术,他打开了“话匣子”。

    最早的书法艺术占卜者是“书家”

    对一般读者来说,甲骨文简直像“天书”一样难以识读。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老说,甲骨文应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象形文字,世界上跟甲骨文同一时期的象形文字都已经失传,只有甲骨文保存了下来,它既是中国皇家档案第一部,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作为中国三千多年前最早有系统的文字,一开始就对契刻有了美的要求,在那时就出现了早期的书法艺术。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序言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年后人神往,文字作风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洋,希乙之世,文成秀美。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凡此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何况用刀骨耶?……是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文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由此可见,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它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是书法艺术迈出的第一步。它与后世的金文、篆、隶等一脉相承,这些“天书”堪称中国书法的源头。在甲骨卜辞中多载有占卜人的名字,可以说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书法家”。

    罗振玉开先河创甲骨书法奇观

    据李老介绍,现代甲骨文书法作品出现在 1921年左右。首推罗振玉和董作宾,罗振玉在研究之余,首先集甲骨文字用毛笔写成楹联。他曾说:“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后于1921年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这是一部最早的甲骨文书法集,真正把甲骨文书法引导到书法园地中。其后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纷纷集甲骨文字为楹联。1927年罗振玉将自己和章钰、高德馨、王季烈三人作品集为《殷墟文字楹帖汇编》出版,共收400余联。在甲骨文可识不足千字之时,他能集出这样多的楹联,可谓创甲骨书法之奇观。

    此后,甲骨文书法艺术逐渐推广开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艺术门类。此次展览的260幅作品,是从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500多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当今世界甲骨文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可见甲骨文和甲骨艺术影响之深。李老说,甲骨文书法的艺术特点是:用软笔(毛笔)表达刀刻、石刻等硬笔书法的特点。甲骨文线条优美,中缝比较直,方折挺拔、瘦长少圆,有一种朴拙之美;有些字抽象程度还不够,体现着书画同源的韵味。

    痴迷甲骨书法字不够,自己凑

    “有人认为甲骨文书法因为契刻的独特性,是否就不需要传统的书法功底呢?”记者问。

    李老认为并非如此,甲骨文与后世文字一脉相承。用毛笔书写甲骨文,也有运笔的轻重、疾徐,其转折的圆润自然,含蓄而有力等。能够看出书家的修养和技法。因此在学习甲骨文书法中,书法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李老研究甲骨文已经有20余年了,在此之前,他研习的书法是小篆。最初,他对甲骨文只是喜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甲骨文是文化中的瑰宝。于是,他开始书写甲骨文,并痴迷于此。有一段时间做梦都是甲骨文,“有时梦到某个字的写法,就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写上几笔。”

    因为痴迷,他竟摹写了甲骨拓本近万件。他在摹写中体会甲骨文字的笔画、形体、结构、点线以及通篇的章法、布局等。王宇信先生评价他的书法:文字瘦劲、均衡、挺拔、方折,体现了甲骨文的象形朴拙,既是文字又具画的“刀笔”韵味。

    研习甲骨文书法,还需要掌握文字学家考释文字的成果。如今甲骨文得到公认的也不过一千三百多字。掌握并熟悉这些已破译的甲骨文字,是进行书法创作的基本功,但有相当的难度,这就是所见文字不敷使用。李老曾将有关甲骨文的字典、释典、《诂林》《甲骨文合集》等,以及《甲骨文字字形总表》等,前贤书写的各种甲骨文楹联、条幅中使用的“甲骨文字”等,按笔画一一加以摘录,整理出一套约几千字的供自己使用的“甲骨文字总表”,以此表达现代人的情趣。可以说是“字不够,自己凑”,如:甲骨文中没有“信”字,但其中有“人”和“言”这两个偏旁,将“人”和“言”两字合起来就是甲骨文的“信”字,如此等等,这种创作方法已经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认可。李来付,现任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山东分会会长等职务。在史树青等学者指教下,先后出版了《甲骨文集联》三册,甲骨文《论语》精选、《甲骨文国际书法大展集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