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疼痛 不屈的漂泊

    外表憨厚、语言朴实,这便是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获得者、著名打工作家鄢文江,看上去貌不惊人;然而,正是这个貌不惊人的四川籍汉子,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著,从最初拼音都认不全的“半文盲”,成长为一名著名的打工作家。

  高一辍学、种过田、当过兵、站过流水线……读鄢文江的文字,你的灵魂会被深深震撼,联系他的人生经历,你才会真正理解这些文字所承载的重量,正如鄢文江的“打工名言”——“疼痛的乡愁、不屈的漂泊”。

  天道酬勤。今年,鄢文江以一部打工文学评论专著《触摸泣血的灵魂》,一举获得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文艺批评奖,成为本届鲁迅文艺奖江门唯一一名获奖者。近日,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专访了目前担任《江门文艺》副社长的鄢文江。

  文/本报记者 宁园 图/受访对象提供

  【人物简历】

  鄢文江,中大中文本科自考毕业,四川、广东省作协会员,现任《江门文艺》杂志社副社长、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1963年出生于四川泸县,曾在西藏军区司令部服兵役。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南国泪》、中篇小说集《路在何方》、短篇小说集《灵魂撕裂的声音》、中国第一部打工文学评论专著《触摸泣血的灵魂》,散文集《烈火中舞蹈的凤凰》(待出)。

  有作品入选《杂文选刊》、《财富月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刊物,以及多种年度选本;曾在《江门日报》连载系列打工散文《我的打工故事》,曾在某杂志连载长篇小说《贞洁无价》。评论专著《触摸泣血的灵魂》荣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非俯视”的角度评打工文学

  记者:鄢老师,您好,首先恭喜您的作品《触摸泣血的灵魂》获得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成为今年江门唯一一位获奖者。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鄢文江:谢谢你!《触摸泣血的灵魂》是一部评论专著,评的是中国第一代打工作家旗帜人物周崇贤的小说。其作品主要让大家了解一个时代亿万人真实的生存状态,诠释与记忆了一个国家经济建设中,作出最大贡献的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

  这本书共18万字,花费3个月时间完成。为了写这部评论专著,我重读了周崇贤出版的16部近700万字的小说。其实,这次参评的作品很多,并且都很优秀,我这部作品能够获奖,让我很意外。  

  记者:能在那么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您认为这部作品的突出之处在哪里?

  鄢文江:我个人觉得,这部作品能够得到评委老师们的肯定,有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题材,据我所知,《触摸泣血的灵魂》这部作品应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打工作家作品的文学评论专著;其次,评论的角度相对独特,我没有采用学院派艰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以一个读者的角度,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评论,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这部作品是一个打工作家评论另一个打工作家的作品,是一种“非俯视”的角度,实现了底层与底层的平视和对话。

  血与泪铺就创作之路

  记者:我简单了解过,您的人生经历丰富,当过农民,也当过兵,后来还南下打工,简单介绍下您的人生经历吧。

  鄢文江:我确实有着很多人没有的经历。现在,我仍感谢自己那“折腾”的人生经历。如果没有“折腾”,或许我要么是老家一个本分的农民,或者是珠三角某个工厂流水线上赚着微薄工资的工人。

  我出生于四川泸州贫穷的农村,家里很穷,读书时代正逢“文革”。1977年初中毕业后,凭着“根正苗红”,我被保送上高中,不过只读了一个学期便退学了。那时候,我家境贫困,身体也不好,基本上没有怎么读书。退学后,回家务农。1981年,我去了拉萨当兵,军营生活应该说对我影响最大,最终决定了我人格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

  当兵前,我基本上连拼音都认不全。真正开始学习,是在部队里,我在部队念了函授,学了很多知识。部队的艰苦训练,也让我形成正直善良、坚韧不拔的性格。1986年,我退伍回到老家,当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

  1988年,已经结婚生子的我,受家庭贫困所逼,毅然南下打工,成了珠三角一家制衣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后来,我辗转于多家工厂,干的基本上都是最底层的工作。

  1995年,我跳出工厂,进入中山市中区文化站外来工俱乐部担任图书管理员,真正开始和文化工作沾边。1996年,我接到《江门文艺》时任主编谢继贤老师的电话,进入《江门文艺》工作至今,期间曾在《佛山文艺》工作过一段时间。  

  记者:每个作家都有自己选择写作的原因,您为什么写作呢?何时开始写作?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是什么让您拿起手中的笔?

  鄢文江:年轻时,我的身体极差,受武侠小说的影响,爱打抱不平,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形势和观念的驱使下,我拿起了笔。

  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在军营,题为《学会批评的艺术》,发表在《西藏日报》。当时,我就是想表达自己对部队领导批评人的不同看法。这篇作品的发表激发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我开始不断学习。随后,我陆续有更多作品发表。南下打工后,作为一名底层的打工者,见到了太多的不平事,我便又拿起了笔。

  我的第一篇打工文学中篇小说《彷徨在三岔路口》,发表在《佛山文艺》,描写的便是那段打工生活。这篇小说对我影响较大,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很多人纷纷评论这篇小说。

  当然,到了后来,文学成为我的人生追求,写作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记者:打工生活忙碌,您却仍坚持写作,那种生活应该很苦吧?

  鄢文江:苦!这种苦不是生活的苦,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苦闷。在生活上,南下打工日子虽然清贫,但相比老家,生活还算过得去。作为一名底层打工人员,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时时感受到内心的煎熬。

  那时候,我一般都是在晚上写作,没有书桌,大部分时间只能趴在木板床上写。我曾经为了写一部长篇小说,七天七夜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写完后,我就病倒了。我把这部小说念给同乡和工友听,感动了不少人。最郁闷的是,这部稿子,后来竟然被小偷偷走了。我的皮箱里基本上都被稿子塞得满满的,结果小偷光顾,以为有值钱的东西,就偷走了。

  喜欢“打工作家”称呼

  记者:很多人给您贴上“打工作家”的标签,您喜欢这个称呼吗?

  鄢文江:我喜欢“打工作家”这个称呼,对我来说也很贴切。我的人生经历也好,我的作品也好,大部分都脱离不了“打工”这个关键词。其实,我的第一篇以“打工”为题材的作品发表很早,大概是1990年,标题叫《厂花之死》,发表在《泸州文艺》,刚开始被称为“打工仔文学作品”。

  至于到底是何时被外界称为“打工作家”,我已经记不清了,也可能是慢慢形成的吧,我应该算中国第一代打工文学创作者。  

  记者:您为何如此钟情打工题材?如果说,最初选择打工题材与您的人生经历有关,如今您已经是《江门文艺》杂志社的副社长,在江门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已经脱离“打工仔”角色,为何依然选择打工题材?

  鄢文江:因为我熟悉的就是打工题材,这与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尽管,我现在算安定了,在江门有了房子、有了户口,但是漂泊的感觉却不曾离去。

  文学作品要有真情实感

  记者:在广东,和您一样怀揣梦想的南下打工者何止千千万万,对于他们,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忠告?

  鄢文江:人生永远都不缺乏希望,只要你有梦想,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你的未来就不是梦,希望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打工者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者: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对于新一代的打工作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鄢文江: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作品,基本上都不甚满意,我希望最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部。

  现在有些打工作家好高骛远,写出来的东西大而空。我觉得,文学作品,尤其是打工文学作品,真情实感很重要。要想真正写出来好的作品,首先要立足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