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同春”的国际化思路

    光看“云南一流、国家水准、泛亚精品、国际视角”的定位,就能感受到“泛亚同春”的“野心”:打造一个面向泛亚的重要文化盛事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文化品牌,跻身于中国著名晚会之列,最终实现以文促经、以文促政、以文招商、以文交友,提升昆明在整个泛亚地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向心力。

 

来自印度孟买宝莱坞的经典舞剧《宝莱坞入场券》场面华丽

 这不是痴人说梦,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缺少这样的“奇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自1999年首次举办以来,11年间逐步成长为国内一流水准、具有国际影响的民族文化艺术盛会,并藉此创立了“绿城”南宁的城市品牌。随着规模和声望日益提高,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南宁的重要旅游资源和提高城市经营水平的重要品牌,对扩大南宁对外开放、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民歌艺术节正在实现从文化品牌向产业品牌的提升。从新加坡艺术节到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从巴西狂欢节到青岛啤酒节,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到唇齿相依的兄弟省份,一个城市常常因为借助一次高水准的大型文艺活动的推动“一鸣惊人”甚至“一飞冲天”。

  “3张牌”让人看到希望

  和之前云南、昆明举办的多场大型晚会相比,“泛亚同春”打出的“3张牌”让人从中看到了希望——

  在民间音乐整体日渐式微的今天,“泛亚同春”大型开幕式晚会大打“民族牌”,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展现了云南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起到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晚会的舞台舞美设计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特色,以“铜鼓”、“孔雀”、“凤尾竹”等众多象征云南文化的元素为背景装饰,凸现出了显著的民族特色。“泛亚之春”还成为云南歌曲、云南歌手走向全国的舞台:本次晚会有十多首原创作品齐齐亮相,一曲《云南美》和《美在春城》更是唱响了云南之美和春城之美。一批优秀的本土歌手在“泛亚同春”的舞台上与谭晶、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国内外音乐大腕同台竞技,用音乐与泛亚各国交流,既展现了云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又拉近了云南与全国、与泛亚各国之间的距离。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泛亚同春”积极向国际高水准的晚会靠拢,打出了“科技牌”:邀请国家著名导演和一流团队策划、编排和录制,奥运会舞美团队倾力打造,首次将3D技术应用于视觉效果呈现。最新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也被大量运用在晚会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背景装饰由高科技多媒体灯光投射在舞台上,实现了民族风情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让观众感受到了由先进设备带来的视觉冲击。

  “泛亚同春”从一开始就高标民族+时尚的旗帜,把摇滚、电声、串烧、西洋乐器等现代音乐元素有机地融进传统民族音乐之中,使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族音乐重新焕发出光彩。最具代表性的是,将亚洲名曲改编成摇滚版后,融入了现代气息的传统名曲顿时变得充满青春气息和时代节拍。新的曲风为民族音乐的流传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哼唱新民歌的队伍,民歌新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要素”决定品牌之路

  首届“泛亚同春”的确做到了云南一流、国家水准、泛亚精品、国际视角”,但要想真正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云南文艺“标本”和“品牌”,“泛亚同春”的未来之路至少还得面对两个问题:

  能否竭力吸引市民参与,烘托浓厚节庆氛围?

  市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直接关系到“泛亚同春”的生命力和长远发展,是此类大型晚会凝人气、造影响、树品牌的有效手段。其中,丰富的内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吸引力: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泛亚同春”思路一样,主要是通过大型开幕式晚会、广场文化文艺活动等增强群众的参与性,但这一届节庆与其它文艺活动相比缺乏特色,不但对节庆品牌的支撑没有多大作用,而且很难吸引赞助商。从第二届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始,南宁市除了保留参与性极强的大型开幕式文艺晚会、旅游美食节外,还不断推陈出新,先后与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戏剧节联袂办节,进一步扩大了民歌艺术节的知名度,还增设了极具高雅艺术氛围的“经典音乐会”、“中外艺术家演唱会”、“东南亚之夜”风情晚会等活动;2002年的民歌艺术节还举办了“节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国际主题会,成功地邀请了包括“格莱美”前主席迈克尔·格林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节庆大腕的参与。这些参与性强、品味高的主题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参加,也对树立节庆品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能否打造拳头特色品牌,坚持常办常新?

  目前,国内外的著名节庆品牌都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走特色发展之路,依靠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拳头产品来树立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爱丁堡艺术节最突出的亮点是以古堡为背景的苏格兰军乐节,该军乐节以完全传统的方式演绎战场阵容的变化,体现苏格兰军人的威武与豪迈,尽显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也充分利用了杂技之乡——“吴桥”这一金字招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世界著名杂技大赛场。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能否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文艺之花和文化风情,打造“人无我有”的拳头特色产品,才是事关“泛亚同春”未来发展之路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