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校生翁泽峰 为华族戏曲守住翁展发

英校出身的翁泽峰接下爷爷创立的华族戏曲用品店“翁展发”,30年来经历了华族戏曲的黄金与没落期。现在开门已做不成多少生意,但他还是守着老店,甚至为老店制作脸簿(Facebook)。

下午4时左右,猛烈的阳光开始转弱,斜斜地照在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Road)的排屋上。翁泽峰的店,店前是一片可垂直停放两辆汽车的空地,两边是左右邻店的山墙,高高地把斜阳余辉挡在店外。

  现年50岁的翁泽峰,30年来守着的是爷爷开设的华族戏曲用品店,“翁展发”是店名,祖父的意愿显而易见:希望翁家的事业大展宏图,发达兴旺。

  英校出身的翁泽峰,完成国民服役后便投身祖业,经历了华族戏曲的黄金与没落时期,目睹了这个行业的兴盛与衰败。他深爱着这家老店,也热爱着属于华人的传统文化。

把潮汕文化搬上脸簿

  最近有几个老顾客,有些还是外地人,建议翁泽峰用文字介绍他的店,公开这个行业的来龙去脉,制作脸簿(Facebook)的念头在他脑海闪现。真要做得收集资料和照片,没想到他从家里和店里发现祖父和父亲收集的剪报和收藏。他举起相机、架起三脚架,把资料拍成照片,整理成文字放上脸簿。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现在这个以英文为媒介语的脸簿上,可以看到诸如各种不同喜庆喜帐、古铜香炉、中国鼓、戏曲乐器、戏曲服装、道具、制作工艺等与华族戏曲相关的介绍,为读者开创了一扇接触华族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脸簿的反应不错。一名大学教授称赞他做得好,一名读者感谢他不断地把我国华族潮汕文化发扬光大。连翁泽峰3个向来对老店兴趣不大的女儿,看到脸簿后,也建议他开一家私人博物馆介绍店里的收藏。

  “这些反馈,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证明我的想法不错:爷爷和父亲留下来的东西不是草,是宝,它包含着一定的文化与传统价值。”

老店的东西真的很多,戏服、冠、乐器、各种戏曲道具堆满店,令人眼花缭乱,但几乎每一件都有一个故事。店里有几把经历半百岁月的进口潮州戏乐器,包括七八条弦的古扬琴和秦琴,这些乐器都用乌木制作。

  翁泽峰说:“琴买回来后,爷爷还请工匠用贝母雕饰修饰,相信这门工艺随着这名工匠告老还乡后在本地已失传。”

  记者发现翁泽峰收藏的一本旧相簿中,贴满不同角色的戏服服饰照片,有蟒、袍、鞋、靴、帽、冠等,分类细致,种类繁多,资料丰富得叫人目不暇接。

  难怪翁泽峰胆敢地说:“如果当年我有用心学好华文,相信我可以根据店里的东西和资料编一部华族戏曲百科全书。”

  翁泽峰守了整30年的老店最初是开在潮州人集中的马真街,那里曾有两间潮州戏馆。

  他说:“老店是1937年注册的,开始爷爷做的是裁缝生意,1939年爷爷回乡,二次大战结束后,他带着我奶奶和父亲从潮州回到新加坡,幸运的是爷爷的店没受战火波及,之后爷爷经常新中两地跑,有人建议他带一些乐器过来让他们娱乐娱乐,爷爷便顺便带了一些刺绣回来,后来还带一些戏曲道具戏服回来卖,翁展发就这样慢慢地从裁缝店转为华族戏曲用品店。”

  在翁泽峰的印象中,上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尾,甚至80年代中,是翁展发生意最好的年代。虽然那时两家戏馆已停业。

  “当时本地应该有四五家同类店铺,我爷爷和父亲还把结束营业告老回乡同行的东西收购回来卖。”

  翁展发的生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走下坡的,因为一些顾客直接去中国选购他们所需的物品,加上那时本地的华族戏曲活动也慢慢地没落。原来的班底老了,接班人少,年轻一辈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对华族文化又提不起兴趣。不说别人,连在华族戏曲用品店里长大的翁泽峰也不例外。

  他说:“我那时听的都是西洋音乐,对华族戏曲、音乐根本没兴趣多了解。”

这家老店 太多东西难以割舍

翁泽峰很肯定自己将是“翁展发”的最后一个接班人,他和母亲守着这家老店,是对祖业和传统文化的不舍。

早年翁展发的顾客主要是职业和业余戏曲团体,包括六一儒乐社、南华儒剧社、余娱儒乐社等,现在这些团体有的已停止活动,还活动的也只到翁展发去买一些配件或油彩。因为这些团体偶尔有请中国师傅过来,他们来的时候通常都会顺便带一些戏服、道具之类的东西过来,他们便不必到翁展发来添购大件的物品了。

  现在的翁展发是本地硕果仅存的一家华族戏曲用品店,现在的顾客主要是一些对老货情有独钟的收藏者。他们大多来自外地,美国、英国、澳洲都有,本地人反而比较少。他们都是识货人,价格贵一点也能接受。此外,翁展发还有几个忠实的老顾客,喜欢送喜帐或寿帐给亲友贺喜或祝寿。另外,广告社、电视台偶尔也会光顾翁展发。

从6名员工到母子俩

  在华族戏曲用品业的黄金时代,翁展发雇佣了6名员工,两名店员,一名书记,两个手工匠,还有一个厨子。现在店里除了翁泽峰,另一名“全职员工”就是翁泽峰的老妈子。

  那天翁泽峰的老妈子在缝衣机旁不急不缓地修饰顾客订购的喜帐,翁泽峰一面接受采访,一面等顾客上门。在访谈的两个多小时内,店里的电话没响过,只来了两个好奇的洋旅客。翁泽峰热情地招呼他们,跟他们介绍自己卖的东西,他们在店逗留了一阵子,最后空着手离开。

  一天做不了几宗生意,翁展发如何生存?

  翁泽峰说,除了谦虚一点,就是把货源从原本的中国南方如福建、海南、潮州、广州等地扩大到江苏、武汉、天津、上海等地,以更丰富的货色吸引顾客上门,另外就是尽量节省开销。

  他说:“我们向来都很节省,我爷爷我父亲也是,所以才能买下马真街的店面,我爷爷很有眼光,预测到老店有一天会被拆除,先买下目前的店铺,现在我每天开门做生意都无需为租金发愁,而店里除了一个兼职会计员,里里里外外的工作全由我和老妈子包办。”免去租金,免去工资开销,这也是老店得以维持下去的另一秘诀。

两母子经营的是一个夕阳行业,翁泽峰不晓得这店还能维持多久,但他很肯定他将是最后一个接班人,因为他的3个女儿对经营这个老店都不感兴趣。这几年碰上经济不景,翁泽峰说,老店的生意维持得确实不容易。最近几个月生意尤其淡静,但翁泽峰却不想放弃。有人要高价收购这家老店,他也不为所动。

  小时候翁泽峰常听到有人问他父亲,以后你的店会交给谁打理,父亲总是指着身旁的翁泽峰说:“他罗!”,翁泽峰说:“也许因为这句话吧,在潜移默化中认定自己日后有责任把祖父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

  在翁泽峰看来,老店不仅承载着两代人的理想和抱负,还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店里有太多他难以割舍的东西。

不想辜负爷爷和父亲

  每次提起家族生意,翁泽峰肩膀倍感沉重,说到这里,翁泽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顿了顿,他说:“因为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前途,早年我曾想过放弃,后来我又觉得一定要搞下去。继续做下去,会赚钱吗,其实我没去想,我只想只要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母亲开心,生活还过得去就够了。”

  放弃还是继续经营,翁泽峰心里不是没有挣扎。他有一个哥哥,因为个人兴趣他选择另谋发展没留在店里,店哥哥也有份,他不能不照顾哥哥的感受,可是把店卖了他又觉得自己辜负了爷爷和父亲对他的期望。

  所以他说:“如果有一天非把店卖掉不可,我一定会设法把爷爷和父亲留下的东西留下来。”

  因为执著,这些年来翁泽峰默默地把继承祖业的重担扛在肩膀上。经营华族戏曲用品店,不仅要对有关的文化和货物有所认识,还要会刺绣,要会写毛笔字,要懂得华人亲属之间的称谓等。翁泽峰跟着父亲一样样地都学会了,起初也没觉得怎样,后来才慢慢觉得这些东西不只是做了卖了就算了,因为它跟很多其他文化是相关的,慢慢地对华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对老店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并逐渐升华。

传统戏曲在翁泽峰小时候,爷爷和父亲常常在晚上关上店门后,免费让附近的苦力到店里用乐器自娱,爷爷还叫他准备茶水招待他们,这乡情浓郁的一幕还不时浮现翁泽峰脑际。小时候,爷爷特别疼爱翁泽峰,到社团开会总喜欢带他去,爷爷也经常告诉他一些华人的传统习俗,使他获益不浅。

  多年以后当翁泽峰明白了一名教授曾对他说的一句话“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我们才会进步”的真正含义后,他觉得他有义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推广传统文化做点事。

  翁泽峰认为:“每个人都要懂得自己的文化,那是我们的根,了解了我们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华族戏曲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我相信它不是一种娱乐而已,它肯定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希望年轻人也有这样的认识。

  “年轻人到我店里来,我当然希望他们买我的东西,但如果他们对店里的东西感兴趣,我会放下手边的工作跟他们聊起来,一聊就大半天。妈妈看到了常会说:‘你生意不用做啦?’但我并不以为然。”翁泽峰的想法是:“他们增长了传统文化知识,翁展发的名字可能会通过他们的口传播开去,大家各得其所,是双赢,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