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花满园香——湘潭文化事业60年回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湘潭的文化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60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湘潭的文艺创作、广播、电影、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不断兴起,为打造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本世纪初,手摇无声电影进入湘潭。但是到解放前夕,湘潭没有一家专业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初期,湘潭由一所旧戏院改建了全市第一家电影院——红月亮电影院。此后不久,工人电影院等一批影剧院相继建成,电影放映覆盖率越来越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建了胜利电影院、芙蓉影剧院及湘乡影剧院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建了齐白石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彭德怀纪念馆、湘乡市图书馆及各县(市)区文化馆。2000年后,建设了新齐白石纪念馆、市群众艺术馆、湘潭大剧院、胜利文化广场、湘乡博物馆、湘潭县图书馆等。1993年和2003年对毛泽东纪念馆及周边环境进行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造。这样,湘潭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全省各市州排名中逐渐由中等水平跃至前列,2005年,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湘潭介绍了经验。其中,毛泽东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列入“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湘乡博物馆(2001)为全省面积最大、馆藏最多、功能最齐、设备较先进的县级博物馆。

  
旧中国的湘潭就有了图书馆,但那时只是民众教育馆的一部分,规模小,藏书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954年7月,省南岳图书馆迁至湘潭,建立了我市首家公共图书馆。1958年和1965年分别成立湘乡市和湘潭县图书馆。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个(市直、湘乡县、湘潭县)增至6个,市直及各县(市)区各1个。其中,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二级图书馆1个,三级图书馆1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由改革开放之初的60万册,增至目前的80余万册。农村图书馆(室)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万册图书馆12个,其中建成全省万册先进农村图书馆3个。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大、中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以及信息传递渠道的迅速扩张,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逐渐转变到偏重于主动上门服务上。其中所开展的长达10年的“红领巾读书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市少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读者喜爱的图书馆”。长达10余年的为“星火计划”服务活动,为全市300余个服务点提供农、工、商信息200余期,10余万份,并在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市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群众文化风生水起

  
早在1937年,湘潭就有“民众教育馆”,但很简陋。直至解放前夕,包括教育在内仅10名工作人员。解放初期,湘潭县、湘乡市相继建立了文化馆。1953年,市文化馆成立(后改为群众艺术馆)。1952年7月,我市最早的农村文化站在韶山银田寺成立。1979年,湘潭开始试办公社重点文化站和集镇文化中心。1982年,湘潭境内建成重点文化站和集镇文化中心30个。1986年,全市群众艺术、文化馆增至9个,有乡镇文化站113个,占乡镇总数的74%,街道文化站19个,占街道总数的90%。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化部在全国开展建设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1997年,湘乡市成为首批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目前,全市5个县(市)区有两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两个全省先进文化县(市)区。这两个比例之高为全省之最,全国也少有。全市6个艺术(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艺术馆一个、一级文化馆2个、三级文化馆1个。市群众艺术馆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建成全国文化艺术之乡1个,全省“百强文化站”9个,全省文化艺术之乡4个。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将于“十一·五”期间对全国范围内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建设资金扶持,我市已有56个乡镇文化站进入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的扶持计划。

  198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事业不断走向多元化,群众文化开始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由单一的国家、集体办,转向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由单纯的服务型,转变为服务与经营相结合型。1992年,在经过几年的尝试与摸索之后,市艺术馆把招收对象转向初中以下少年儿童,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对孩子进行艺术培训,并成立了少儿艺术团,举办多种展览和评奖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充分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盯准群众艺术的“摇篮”的做法不但使文化馆摆脱了经济上的危机,也使其成为湖南省最大的少儿艺术教育基地,同时也为全市培养了几万名有艺术素养的少年儿童。

  
在群众文艺方面,市残疾人艺术团、市少儿艺术团先后受文化部派遣,赴欧洲参加“布拉格之春”国际民间艺术节和“第五届高尔基艺术节”的演出。在本世纪开始的全国广场文化活动中,湘潭广场文化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白石广场文化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湘潭就有《骆四爹买牛》、《真的对不住》等优秀剧目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进入改革开放的10年,戏剧创作更加繁荣。10年里共创作剧本200余个,在地、市以上刊物发表140多个,排练演出100余个。7部戏剧参加省以上会演、调演或观摩演出,5部戏剧年内演出超100场,7部戏剧被搬上屏幕,3部戏剧应邀上北京演出。歌剧《中原女烈》作为建国30周年献礼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全场播出,成为我市第一个在央视亮相的大型剧目。报告文学《彭大将军回故乡》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另有小说《福大接亲》、戏剧《碧螺情》、版画《收割节》、国画《不再年年盼鹊桥》等获得广泛好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虽然戏剧观众出现全国性大幅度减少,但湘潭仍创作出一批艺术上富有强烈改革精神的好戏。歌剧《蜻蜓》晋京献演,文化部认为该剧“开我国轻音乐剧之先河”。歌剧《深宫欲海》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北京)的演出,专家评论该剧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花鼓戏《破铜烂铁》晋京在中南海演出,并获省文化厅年内演出超百场奖。湘剧《龙头杖下》,中国戏曲研究所专家认为,其演出“完全达到了国家级剧团的水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文学、美术类创作呈现重新繁荣态势,推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松叶和他的女人》、《暴风雨》;电视文学《亲情》、《杨柳镇》、《红花将》、《难忘1925》;诗词《中吕·朝天子》、《太极》;长诗《人类幻想》;雕塑《斯大林》系列作品等。尤其是平面美术作品,无论是在全省美术作品展,还是在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湘潭入选作品均为全省各市州之首。2000年后,湘潭电影文学实现零的突破。《毛泽东在一九二五》被搬上银幕,并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之最佳故事片奖(观众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之优秀故事片奖(政府奖)。电影文学《毛泽东去安源》被搬上银幕,并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之优秀故事片奖。

  
每一部作品都是对艺术的叩问和求索,60年来,我市文艺工作者积极探索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吸收外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湘潭的文化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