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岁月都在他画出的脸上

著名油画家徐唯辛:具像写实绘画要积极参与社会进程

  (徐唯辛)

  我今年50多岁了,中国这几十年发生的苦难许多我都经历过。我不认为人生是轻松的,也不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只应该表现愉快和甜美,更不认为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能够逃避社会,我希望作品里有一种更深的东西,给人以启发,来做一些改变社会进程的努力,哪怕这个努力十分微薄。

  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用生动的形象传达人们为之感动和思考的人文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程,这也许是具像写实绘画在中国的基本出路。”

  有人曾经评论,看了徐唯辛的油画,“让人感到痛苦”。《劳动者之歌》、《中国煤矿纪实》、《历史中国众生像》……每一个小人物的面孔经他刻画,历史的烙印、岁月的划痕、生活的艰辛,几乎一览无余。他的画作就像史诗,照见过去,记录现在,让人无法回避。

  徐唯辛现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以艺术家的身份对社会问题不断介入,是他多年来创作历程的一个写照。

  为实现绘画理想

  申请调到边远小城

  1978年,徐唯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3年后毕业。毕业分配时,被分配到了新疆一家外贸地毯进出口公司从事地毯图案管理工作。那一年非常痛苦。他自动要求调离,前往距离乌鲁木齐2000公里以外的和田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希望能够专心画画。

  1982年的和田还是个非常贫穷的小城,一到春天风沙漫天,没有铁路,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地,从乌鲁木齐坐车要3、4天才能到达。徐唯辛的到达,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那时还是铅排版的《和田日报》以巨大的标题报道了“大学生自愿要求来和田”的新闻。

  在和田,徐唯辛一待就是3年,但是,他深知自己迟早会离开,那3年里,他埋头创作,还自学了日语,并在3年后考取了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用大幅肖像介入历史

  1987年,要搞毕业创作了,导师建议他画新疆,于是就有了《馕房》。《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这是他的成名作。

  毕业创作《馕房》一举成名

  这幅油画乍看上去就像是中世纪的场景,实际上画的却是新疆一户普通农家。

  徐唯辛说,时至今日再看《馕房》,发现它已经落后了,这就是一幅描绘我国边疆风情的作品,和现实问题无关。但在那个时候,这个作品却很感人,因为很少有如此大场面的作品是描写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而作者的笔触又是如此温馨、朴素。甚至后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印象——徐唯辛就是画大场面的。

  之后徐唯辛一度沉寂。“身边的朋友逐渐成名,而我却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选择了去西藏。

  上世纪90年代初,徐唯辛创作的与西藏相关的作品在一个展览上展出,“我当时很得意,觉得自己的技术很精纯。”一位非常著名的美术评论家来到了徐唯辛的作品前,只待了几秒钟就转身而去。这是个沉重的打击。

  1997年,又一个展览上,徐唯辛的参展作品仍是一幅和西藏相关的画,这位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又一次前来观展,仍是沉默不语。“我当时看见他就害怕。”

  又过10年,《中国历史众生相》创作完成,徐唯辛邀请了那位评论家参与研讨,这位评论家终于给了极高的评价。

  “这对我和中国美术史而言是划时代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唯辛发现,自己曾经创作的《矿工》效果不错,视觉冲击力很强。“我就老往煤矿跑,用数码相机拍了在电脑上看,电脑屏幕上只有一张黑的矿工的脸,我突然想不如就画一张脸,说不定就超过很多人。”

  两周后,徐唯辛画出了第一张,“非常棒,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口气就画了6张。”2006年,徐唯辛参加中国美术馆“七人现实主义油画展”,作品赢得了广泛关注。

  徐唯辛发现,肖像可以做很多事情,他的艺术创作有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这个想法和他在2001年曾经尝试过的“文革”题材联系了起来——创作大型作品《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用肖像、而且是大幅肖像再加上文本的方式来介入历史,”徐唯辛说,“这对我和中国美术史而言是个划时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