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泸县打工作家斩获广东拾鲁迅文艺奖”

前不久,广东省文艺界分量最重的两项大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揭晓。获奖者中,一位外表憨厚、语言朴实的中年汉子,凭借打工文学评论专著《触摸泣血的灵魂》,一举夺得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文艺批评奖。这名中年汉子叫鄢文江,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

  21年前,鄢文江南下广东,成为珠三角制衣厂一名工人。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并由最初拼音都认不全的“半文盲”,成长为著名的打工作家,用源源不断的文字,抒写内心“疼痛的乡愁,不屈的漂泊”。

  昨日上午,已是《江门文艺》副社长的鄢文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生活所迫 泸县小伙南下广东

  现年46岁的鄢文江,1963年出生在泸县百和镇喻家村,家里共有三兄妹。对于鄢文江而言,关于童年的记忆,总是和贫困有关。一次,父亲为了孝敬祖父,称了半斤猪耳朵回来。由于肉太少,孩子们都不能吃。趁祖父不注意,鄢文江偷偷捞了一小块塞进嘴里,却被父亲整整追打了半里地。

  1977年初中毕业后,鄢文江保送进了高中,但还是因为家庭贫困的缘故,只念了一个学期便辍了学。受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鄢文江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甚至连拼音都没学全。以至于很多年后他还对朋友自嘲说:“我当年的文学功底,就只是个‘半文盲’水平。”

  1981年,鄢文江参军入伍,5年多的军旅生涯令他获益良多。在部队里,鄢文江通过函授学习文化知识,更养成了正直善良、坚韧不拔的性格。而这是这种性格,决定了鄢文江日后的命运。

  1986年退伍后,鄢文江回到喻家村,次年成了家。让他刻骨铭心的是,结婚时根本没有钱,借遍所有亲戚朋友后,仍凑不齐摆酒席的钱。最后还是岳母偷偷塞给他几百元,才解了鄢文江的燃眉之急。以至于多年后岳母过世时,鄢文江难抑内心的悲伤,匍匐在地,痛哭不已。

  钟情文学 血泪铺就创作之路

  1988年,为改善家庭状况,鄢文江毅然远赴广东,成为珠三角制衣厂一名打工者。此后几年,他又辗转于珠三角10多个城市间,历经了种种艰辛。这些经历令鄢文江彷徨过,也思考过,并最终促使他将这复杂的情感付诸于笔端。

  鄢文江的创作生涯,和家乡密不可分。他第一篇以打工者为题材的小说,就发表在1990年的《泸州文艺》上,标题叫《厂花之死》。1993年,鄢文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彷徨在三叉路口》,在红极一时的《佛山文艺》上发表了。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中,鄢文江竭力呼唤一部能保护工人的“劳工法”出台。由于作品具备批判精神和前瞻性,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争议。这部小说同时被多个选本收录,被誉为“中国打工文学30年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因为写作的缘故,1995年,在文友的帮助下,鄢文江离开工厂,开始为一家文化单位打工。

  笔耕不辍 斩获广东省鲁艺奖

  创作条件的改善,并没有让鄢文江割舍掉内心深处与普通打工者源自内心、血脉相连的情感。在这之后,他又相继创作了包括长篇小说《南国泪》、中篇小说集《路在何方》、短篇小说集《灵魂撕裂的声音》等在内的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深深刻上了“打工文学”的印记。

  其中,鄢文江以另外一名泸州老乡——同样也是打工文学旗帜性人物的周崇贤一部800余万字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创作出文学评论专著《触摸泣血的灵魂》,被誉为“中国首部打工文学评论专著”。今年11月,该作品获得了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文艺批评奖,这也是广东省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经过8年多不懈努力,通过自考,鄢文江还成功拿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文凭。今年11月,工作的江门文艺社进行机构改革,鄢文江又被破格提拔为副社长。

  如今,在广东江门市,鄢文江已经购买了一套房子,儿子也在一所农业系统内比较出名的大学念大二。然而,在鄢文江看来,“疼痛的乡愁,不屈的漂泊”仍萦绕在自己内心,他告诉记者说:“尽管我现在总算安定下来,并且小有所成,但漂泊的感觉却始终挥之不去。或许有一天,我还是会回到泸州,在家乡度过余生。”

  对话鄢文江

  “打工作家,这是一个有骨气的称号”

  记者:鄢老师您好,首先恭喜您的作品《触摸泣血的灵魂》获得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您能简单介绍下这部作品吗?

  鄢文江:《触摸泣血的灵魂》是一部评论专著,评的是打工作家旗帜人物周崇贤的小说。他的作品诠释并记忆了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打工者们的人生际遇。而《触摸泣血的灵魂》则是一部由打工作家评论另一个打工作家的作品,是一种从“非俯视”角度展开的对话。

  记者:不少人把您看成“打工文学”的代表,把您叫做“打工作家”,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鄢文江:“打工作家”这一名词,是一个非常响亮,又有骨气的称号,但目前国内不少所谓的大家、名家却为之诟病,甚至质疑这一命名的真实性。毫不客气地说,对打工文学的争论,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南方文坛就已经下了定论,并且欣然接受了打工文学的存在。

  每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与现实的必然性。“打工文学流派”正在逐渐形成,它的生命力已经接近30年,描绘的是3亿打工者的生活,是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

  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您就离开了家乡。对于故乡,您有着怎样的记忆?

  鄢文江:20多年来,从故乡走向异乡,我忘却了故乡的生活,淡忘了故乡的人和事,自然感情也就渐渐淡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异乡即故乡的豪迈开始慢慢削弱,对于家乡泸州,则越来越心怀敬畏。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为家乡做过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如果再过十来年退休后,我想,这种“上不挨天,下不沾地”的感觉,还将更加强烈。

  记者:今后在创作上有何打算?

  鄢文江:下一步准备为打工文学第二代代表人物王十月写一本书。现在不少评论家写的王十月都不是真实的,他们隔着一层厚厚的纸,看不清打工文学的真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