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筠:我一直有拍电影的野心

    7年前,顾筠已经34岁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10年,没有拍过一部电影,和她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绝大多数同事一样,为中央电视台名目繁多的栏目拍摄各种电视短片。她曾效力的栏目包括《神州风采》、《世纪回眸》、《纪录片之窗》、《中华医药》等等,按照她的说法,她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即便是做一个5分钟的人物短片,她也从不懈怠,总要想办法把这5分钟的故事讲得精彩。
  勤力尽心,人近中年,日子就这样逝去。

  偶尔也焦虑,“就这样了吗?还没拍过一部电影,这怎么行呢?”她把自己的大银幕导演之梦称为“一种野心”。

  她的父亲曾任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打小她对电影有天然的兴趣,“所有我看过的电影,里面的演员、导演、摄影师、编剧、主创人员的名字我都能记下来,当时爸爸说我是他的‘电影字典’。”进入电影学院,用她的话说是“很顺利地把兴趣变成了专业”。只是没有想到真正喊一声“开麦拉”,需要付出10年的等待。

  赤脚“筑梦”

  2001年7月13日上午,顾筠接到厂领导的电话,要她当晚去天安门拍摄等待申奥结果的市民。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时,顾筠被整个广场的欢呼感动了。“是一种冲动吧。这个事情摆在面前了,成真的了。7年后,北京奥运会是什么样子?我很好奇。”那一刻,她萌生了用胶片记录奥运的念头。

  机会恰到好处地来了,在一次全厂创作大会上,厂领导宣布厂里有筹拍奥运纪录电影的构想,跟踪北京筹办奥运的全过程,一拍7年,“厂里每年只给30万元,只够买材料,剧组连劳务费都得自己想办法。”

  因为那个埋藏已久的“野心”,还有一份好奇,顾筠报了名,想试一下。后来,这事居然真的交到她手上了。原因很简单,全厂就她一个人报了名,“7年就做一件事,可能人家都觉得挺恐怖的吧!”

  耗时太长之外,不挣钱也是无人竞争的一大原因。新影厂这些年不景气,为电视台做节目拿稿费是厂里大多数编导的收入来源。每年30万元的投入,顾筠已经心存感激,“好在我们赤脚都习惯了,有缺口就自己想办法。”第一年买胶片就花了10多万元,7年下来,总投资达到300万元。当然,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这点钱实在算不得什么,“已经非常省了”。

  因为缺钱,她找了一些企业家朋友帮忙,有人拍出一个大数目,她说:“谢谢啦,不要那么多,够用就可以了。”

  “不知道最后能拍成什么样,能不能卖钱,不敢要那么多。”那些钱,她从借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还的。”

  这部片子在筹拍的时候叫《奔向2008》,后来又改名《2001+7》,到最后定名为《筑梦2008》。



3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