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人的思维解读诗歌

2009年9月,李少君、张德明合作推出的《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在诗歌界与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本薄薄的诗歌与诗评同时推出的读本,获得了不少诗人与批评家的青睐,马知遥评述说,“其独特之处在于,一位是诗人,一位是评论家,一个写一个评……完成了一个文本在传播中的创作与阅读的统一”。而颇为担心诗评对诗歌出现“误读”情况的辛泊平则不无庆幸地指出,“所幸的是,张德明在评论李少君的时候,并没有打大一统的旗帜,以君临天下的姿态面对蕴含无限可能的诗歌,而是敏感、审慎地对待每一个,也就是面对每一次不同的生命震撼,最后完成了这三十二次阅读感受,三十二次生命的磋商,三十二次的灵魂对话。”马知遥与辛泊平等人的评述无疑是合符事实的,然而在我看来,这本诗歌与诗评读本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两位同是长期生活于南海之滨的诗人与评论家,心灵上的息息相通无疑为诗歌与评论的相得益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张德明以诗人慧性的想像与思辨性的分析深入剖析一首首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诗人的思维解读诗歌”的独特范本。

  我们知道,诗歌以其具象、凝练和朗朗上口的语言而广受读者的欢迎,然而诗歌内在的抽象、隐喻与晦涩同样也会令很多读者望而却步。古今中外的诗歌与诗评可谓是浩如烟海,诗作与诗评同时推出的也为数不少,然而,以何种方式准确而深入地解读诗歌却是诗评界的一大难题。空泛的议论、毫无节制的赞誉与偏执一词的贬损同样是诗评界的毒瘤。张德明与李少君“以诗人的思维解读诗歌”方式的唱和,可谓是当今诗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李少君这看似简洁而朴素的三十二首小诗,其精致程度却令人称叹,如诗作《边地》从短短的几行诗句中,摇曳出“边地”沧桑的历史与纯朴的风情,如果没有深厚的诗艺功底和良好的理论素养,还是难以把握这其中的深意。张德明在发现、挑选李少君优秀诗作的同时,以其细腻的感觉、娴熟的诗艺技巧剖析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而使这些被选诗歌的内蕴得到充分而丰富的阐发。试以《神降临的小站》为例:

  三五间小木屋

  泼溅出一两点灯火

  我小如一只蚂蚁

  今夜滞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央的一个无名小站

  独自承受凛冽孤独但内心安宁

  背后,站着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

  再背后,横着一条清晰而空旷的马路

  再背后,是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河

  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

  再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简洁的白桦林

  和枯寂明净的苍茫荒野

  再背后,是低空静静闪烁的星星

  和蓝绒绒的温柔的夜幕

  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

  在李少君这首朴素而又大气磅礴的诗中,张德明恰当而准确的“诗式”解读为我们剥开了其中的内核,“这首诗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也体现在那种涟漪状的想像与书写策略上”,“诗人想象北方的方式不是按照东西南北的地理方向来立体展开的,而是以立足的小站为圆心,采用涟漪性扩展的思维路向,通过层层剥开夜的包裹,来展示北方大地上的美丽与神奇”,张德明作为一位诗人,有着敏锐的语言触角,“涟漪性扩展的思维”可谓是李少君众多诗作中的一个共同审美特征,如《春》、《河流与村庄》等诗作都是采用这一思维结构勾勒出色彩鲜明而气韵流动的整体意象来,张德明独具慧眼的发现与形象概括,可谓是深谙其中三昧。李少君在序言中说到,“评论本身也是一种创作,一种充满激情与创造性的创作”,张德明也正是在这一充满激情与创造性的解读中把原诗中的诗味与意蕴进一步阐发出来,“最后一节犹如神来之笔,在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是‘李少君式’的诗歌笔法。少君的诗歌往往会以一个非常有力的句子收尾,这样的句子十分精当,有着将诗意蓦然照亮,将境界突兀提升的艺术表达功效。”这首诗中最后一句“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的诗句一出,在全诗中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一下子境界全出,诚如张德明说的“有着将诗意蓦然照亮、将境界突兀提升的艺术表达功效”。类似这样的“诗式”解读在《抒怀》、《在海上》、《河流与村庄》等诗评中都有着很好的体现。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读者都不希望自己喜欢的诗歌被诗评预先框定其诗歌的内蕴,而做出絮絮叨叨的解读。而一首优秀的诗歌,其起到的客观效果是常读常新,永远有解读不完的韵味。因而,这对诗评的要求可谓是非常高的,诗评者必须要把握好阐释作品的“度”,既不能对作品作出过度的阐释,也不能不着边际乱说一通,它要求的是恰如其分,适可而止。诗评者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对诗作与诗人的创作背景极其熟悉,对诗歌的创作艺术非常精通,才能把握好这个“度”。从张德明对李少君诗歌创作内容、风格切中肯綮的评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作者与诗评者之间“精、气、神”的深度契合,张德明显然是能从容地把握诗评内在的“度”,言始于诗艺,而止于诗艺,尚留出大片的空间让读者慢慢品味余音绕梁的诗美。

  (《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李少君著,张徳明评,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