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座谈会:改进文艺评论 推动文艺繁荣

   【编者按】文艺评论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时代发展趋势,贴近实际,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5月26日下午,安徽日报召开加强文艺评论座谈会,来自我省的评论家、作家和专家、学者围绕“改进文艺评论、推动文艺繁荣”展开座谈讨论。与会者认为,文艺评论对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文艺现象作出价值判断,是引导群众文艺鉴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文艺评论,对促进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摘登部分发言。

    坚守文学批评的原则

    -许辉(省作协常务副主席、作家)


    现在有许多文学批评,一开口不由自主就有了套路,我把它归纳为“三段论”:对一部作品先说些好话或鼓励的话,再做些无关紧要的分析,最后是不痛不痒、象征性的批评。这一类批评大致上是表扬稿,很大程度上对作品只是起到一种宣传作用,真正对提高文学创作的水平又能有多少帮助呢?

    出现这个现象不是个案,各方也都有一定难度。首先是组织者有难处。比如组织作品研讨会,作品确实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目的就是集思广益,鼓励作家创作,也许作者真能在会上得到只言片语的“真经”,受到启发,因此提高创作水平。假如“泼冷水”,被研讨的作家受不了,那也不是组织者的初衷。其次,批评家也有批评家的难处,研讨会请来诸位作家、学者、教授,有些人与作者本人就认识或是很熟悉,如果对作品否定过多,也有些难以抹开情面。

    虽然有这种社会流俗,但有独立见解、个性化的文艺批评,还是文艺批评和批评家应该坚持的标准。在思想和价值评判上,坚持独立独到的见解;在技巧上则坚持个性化的批评思路。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坚守的原则。

    顺应文艺评论“多元化”趋势

    -童加勃(省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当前文艺评论存在几个不同范畴的的评论文本:民间评论(如自由评说、网络评论、口口交流)、学界评论(如学术团体的研讨、学术杂志的约稿)、政治指导评论(如重大作品的评论、作品政治价值的阐发)。比如,近期上演的一部电影引起观看热潮,舆论也出现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形成影响较大的文化现象。于是有电视媒体专门做了一档专题采访节目,将各界人士的言论综合起来,使节目成为一个独特的文艺评论范本。我以为,这样制作文艺评论,客观上达到扩大评论受众、增加评论范围、挖掘评论深度的效果。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形式的多元化,依托于不同经济、文化形式的文艺活动出现了多元化,而依托于不同载体的文艺评论也在走向多元化。这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步的客观现象。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已成为文艺活动和文艺评论不可忽视的文化潮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人们是否认识到而改变。

    青年批评家

    任重道远

    -何冰凌(省文联理论研究室编辑)


    在当前红包批评、圈子批评和金钱、权力崇拜盛行的欲望话语中,坚守批评家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尤为重要。批评家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坚持文艺评论的独立品格与尊严,以深厚的文艺理论修养、较高的审美修养和渊博的艺术知识,体现文艺评论的理论价值和崇高使命。批评家应自觉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劳动,客观说理,以理服人,与人为善。这就是坚持了批评的格。批评家一定要细读文本,在具体作品中寻找蛛丝马迹,以真诚作底,全身心拥抱作品,形成有立场、透明甚至尖锐的批评话语。此外,批评家要改变以书斋、会场为主要生存场,以书本、圈内研讨为主要资源采集地的生存姿态,融入生活,广开视野,真正投身到生活中去。

    文艺批评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艺评论传统,全力推进文艺评论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和评判标准,对于这一点,青年批评家任重道远。

    用马列文论指导评论实践

    -赵凯(文艺评论家安徽马列文论学会副会长)


    当代文艺评论的构建,面临着诸多问题,譬如说,精神向度与价值体系的确证;文艺评论或曰文艺批评职业属性与职业道德的规范;文艺评论家与作家、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的良性互动;文艺评论家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中青年评论家的扶持与培养,等等。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改进当代文艺评论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当代文艺构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那就是如何将当代马列文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自觉融入当代文艺评论的实践?如何在所谓现代性转型与后现代性遭遇的思想文化语境中,保持和确立马列文论的当代价值?如何去构建一个真正对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具有强势影响作用的马列文论的逻辑系统与学理框架?这些都对于当代文艺评论精神向度与价值体系的确证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