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文苑鲜葩度度开

 历史是在不经意间被人们谱写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彭见明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1983)、吴傲君的大型花鼓戏《喜脉案》(1985)、陈亚先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1988)、段华的大型花鼓戏《镇长吃的农村粮》(1991)等先后获得全国性的大奖,吹响了新时期岳阳文艺家进军全国的号角,由此形成了一个影响全国的文艺家群体,被誉称为“文坛岳家军”。时至今日,岳阳文艺界依然葆有她的青春活力,在湖南文坛引领风骚,并继续流布其影响。

  一个地方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是该地方物质、精神文化的结晶。可以说,山水文化是岳阳文化中占有特殊分量的部分。一方面,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赋予了岳阳作家诗意情怀,使得吟哦咏叹、抒怀写意的诗歌散文创作成为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岳阳作家有不少写散文的好手,如周迅、梅实、黄军建、朱平珍等。美丽的山水人情、多彩的风土人文,是散文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的散文创作则投入了更多的现实关怀。潘刚强的“汨罗江、洞庭湖”系列散文,细写洞庭湖区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他对生态的忡忡忧心。诗词创作在这片土地上蔚为风气,各县市都成立了诗社,李曙初、蔡世平等的旧体诗创作成绩斐然。杨孟芳则在新诗的创作中得自然之灵气,以对故土田园的咏吟,表达着对变迁社会的理性思考。

  另一方面,广袤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乡土题材的创作相当繁荣。张步真、彭东明、翁新华、陈启文、沈念、刘祖保等人都是乡土小说创作中的高手。他们有以驳杂雄浑见称的长篇,如《不夜的山村》、《河床》、《荒凉河谷》、《大泽》等。从整体上说,中篇小说则易见出岳阳小说创作的高水平,如《故乡》、《明年有橘收》、《秋天》、《将军泪》等。不过,在早期乡土文学创作繁荣的另一面则是都市题材的淡薄,但随着岳阳都市气息的浓厚,以及有着城市生活经验的新一代作家的出现,都市题材逐渐兴起,如陈瑶、孙佳等人近年的创作影响不断扩大。

  实际上,人们将岳阳作家群体称为“岳家军”,不仅在于他们在文体、题材上较为一致的取向,更在于他们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较为一致的精神品质。这就是在岳阳渊源有自、流传久远的传统精神:忧患意识。如今它被概括为“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现代岳阳精神。它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就是一种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紧跟时代、关注现实、关心人民疾苦,是岳阳文艺家从事文艺创作时最深刻的内心冲动。如历史剧《唐太宗与魏征》、《吴獬》、《弃花翎》、《今上岳阳楼》等,均是站在当代人的高度,将当代生活和人的精、气、神吹给历史,在对历史的书写中,映照当代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主义精神的引领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纪实文学格外受到岳阳作家们的青睐。代表作家是张步真、艾湘涛,张步真的《魂系青山》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纪实文学“长篇报告文学奖”, 艾湘涛的《通天人物》为《新华文摘》等近40家报刊转载或摘要。近几年,岳阳纪实文学创作可谓佳作迭出,彭东明的《90后中国孝子陶星》、段华的《壮哉,洞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阮梅的《农村留守儿童》引起了全国文学界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涵养了岳阳作家气魄宏大的史诗追求,并形成了根深叶茂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岳阳的文艺评论由湖南理工学院余三定组织中文系的教师组成了一支有全国影响的力量。他们近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发表了数十篇有影响的文章,完成了2个文艺评论方面的全国社科规划课题。他们组建的“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基地”是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文学批评学研究中心”是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前者的研究成果曾连续3年被写入当年全国学术热点综述。

  近些年来,岳阳文艺界每年的创作数量相当可观,其中却少有高水平的精品。这对于力争人先、追求大气的岳阳文艺界来讲,他们仍然觉得缺乏了“一些像山风、像岩石一样有力度作品”,缺乏影响全国的领军性人物。这其中除了需要作家不断提高文化理论修养、突破固有的创作模式和思维的限制外,还需作家更加真诚地深入生活,切入现实生活和人民精神的内里,在不断的探索中沉淀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厚重之作。在百花齐放的文艺园地中,再度绽放岳阳文艺鲜葩的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