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调查:历经坎坷志弥坚

如今,工会系统的许多工人文化宫步履艰难,难以“正业”,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文化人集中的中关村地区,北京海淀工人文化宫尽管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却依然坚守阵地,始终没有忘记职工的“学校和乐园”这一宗旨,时时努力发挥他们的职责。

“三不方针”凝聚人心

    2000年10月,原位于中关村核心地段的海淀工人文化宫按城市规划要求,需选址重建。文化宫的职工们被分流下岗,文化宫关门了。

    这一建就是7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宫没了,职工们也就失去了活动的阵地。”时任海淀工人文化宫主任张建中说。

    “海宫”虽然暂时淡出了职工的视野,但“海宫”不会远离职工。牌子虽然暂时摘了,但“海宫队伍不散、文化阵地不丢、文化活动不停”。在拆迁之初,海宫的领导班子就提出“三不”方针。

    这“三不”凝聚了人心,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和职工群众的支持。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海宫”拆迁7年没有停止活动的强大动力。“海宫”人认识到只有不停止活动,才能保住“海宫”这块牌子,职工的文化活动阵地不能因为“海宫”建筑的拆掉而丧失,竭诚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是“海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保住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海淀工人文化宫在努力抓好重建工作的同时,下力气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办好“海宫”所属的职工艺术学校和海燕合唱团,二是深入基层工会调研,了解新形势下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而建立服务网络。

    “海宫”职工文化活动的两大品牌是职工艺术学校和海燕合唱团。7年间,他们不仅从未停止过活动,而且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7年间,职工艺术学校各种舞种开办培训班超过200期,培养学员5000余人,国际标准舞班举办各种交流赛30余次,受邀策划主持各种规格的比赛20余场,在职工艺术学校培训的学生中,涌现出了一批驰骋国内外的国标舞好手。

    职工艺术学校民舞班的晓晶艺术团,这个团的团员绝大多数来自区基层工会,从事的职业不尽相同,年龄参差不齐。近200人的舞蹈团,通过艰难的舞蹈培训,他们从门外汉逐步成为了内行。7年中,他们在北京市舞蹈协会主办的第九届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表演第二名;在第十届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海燕合唱团是“海宫”所属的“名牌”职工文艺队伍,成立于1988年,现有团员54人,团员同样由基层工会会员和业余爱好者组成。2002年,合唱团获得全国火炬杯合唱银奖,2002年获北京市合唱比赛金奖。除此,他们还参加了多场大型演出和配合工会活动的演出。成功举办了“海燕之声”建团8周年专场音乐会以及“多彩旋律”音乐会等。此外,合唱团还受邀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香港回归及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

    难以想象,职工艺术学校和海燕合唱团的成绩,是建立在一个没有活动场所,没有一分钱经营收入,甚至连工作人员都没有几个的区级工人文化宫基础上的。

    丝毫没有松散的“海宫”队伍,在“海宫”重建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留守的职工仅5人,要参与重建,要联系基层,还要发展原有的艺术团体。”在重建期间,张建国接过了“海宫”主任这副担子。

    43人的海宫团队,30多人待岗。锅炉工、放映员、司机等都在待岗。“想尽各种办法帮助职工找工作。”“海宫”的领导班子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让队伍散了,让人心散了。”7年来,每逢节假日,“海宫”的职工们都会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他们畅谈未来,讨论着“海宫”的发展。

    职工们身不在岗,但有了任务都争先恐后地参加。重建期间,“海宫”组织了到天安门国旗班的慰问演出,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的万人合唱团等系列活动。张建国主任说:“每一次,职工们都是无偿地参加演出,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来去。知道单位没钱,自己带着饭盒。”

    “‘海宫’虽然拆了,但他们的职工一直坚持和我们联系,为我们提供服务,真的很感动。”北京翠微大厦工会主席尚晓辉的话说出了许多基层工会组织都想表达的心愿。诸如海开房地产集团公司、北冶功能材料公司等等,他们都十分珍惜与“海宫”的友谊。因为针对这些企业的需要,“海宫”提供了大合唱指导老师,话剧创作人才等系列服务,使他们的职工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职工艺术节上屡屡获奖。

    “‘海宫’不能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与原有基层会员的联系!”正是在这样的信念的支撑下,“海宫”人就这样想尽了办法,努力尽着自己的职责,使虽然已经没有了大楼的“海宫”,依然深深地扎在职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