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曾遭央视封杀 《北京人在纽约》助其解禁



   二十多年前,乐评人金兆钧第一次采访刘欢后说,“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明朗健康且宽容的性格,加上对美的高度敏感和追求是支撑刘欢生命与艺术的三原点。”

   如今,与刘欢同时期的乐界中人,在嘘唏中国流行乐坛衰败、业界浮躁喧嚣的同时,无不赞佩刘欢对于艺术一如既往的执着。刘欢则说,“我只是个非常喜欢音乐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你说到‘天命’,我倒觉得我是个知命比较早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尽我的能力写出、唱出一些好听的歌曲来,而且现在还在做,我已经很满意了。”

   转眼间,当年的阳光青年即将年满50。对于60后的理想情怀,刘欢言语寥寥。而10年前,他曾在第二张专辑《六十年代生人》里饱含深情地写道——“60年代,对于我们上一代的人可能是家灾国难;对于我们下一代的人可能是天方夜谭;对于我们,可能只是似真似幻的童年。每个人各自的童年或幸福或苦难,我们记住了很多,可能也忘记了很多,可是当那些回荡在记忆深处的旋律飘然而至,心底的咏唱就印证了一切,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因为有人在,因为有音乐在。”

   也许要了解刘欢,先要了解他心中的音乐。

   9年前,他所认同的一位乐评人这样评价他:“他是成名最奇特,成名时间最长的歌手;他的音乐从未时尚过,但也从未过时过;他远离歌坛的热闹生活却一直被大众和歌坛所尊重;他一直无欲无求却又获得别人难以得到的众多机会;他一直以学校和教师为荣,但他的歌曲却获得中国最大众化的认同。”

   总之,他的身上“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统一性”。一切看似不可能和对立,都被他成功地融为一体。

   今年3月,等待数月之后,我终于与他见面。

   北京光华路一餐厅,刘欢扎着马尾,一袭皮衣,缓缓踱入。烟斗时而在手中摩挲,时而叼在嘴里。声音不高不低,平稳里是有分寸的回绝。身边的人插话:他真的没有故事可说,他的人生就在音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