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理事王祥之谈书法艺术

    
    书法,作为中华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发展。千百年来,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先人们为书法的发展而磨穿石砚,将书法的艺术性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书法艺术人创造出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书法珍品展现给世人,供人们去欣赏、去品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书艺的创作上走雅俗共赏之路,以隶书而著称于世,依传统而又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吐故纳新、厚积薄发,并同时得到专家和大众认可的书法艺术家实在不多,王祥之先生便是其中的突出人物之一。2011年5月份完成的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入电脑字库的新字体,即由王祥之先生书写而定名为“祥隶”。
 
    本报记者在和王祥之老师联系的过程中,王老师给人的感觉是不张扬,很低调,像极了他的隶书书法沉稳刚正。对于艺术他认为“作为一个书法家最重要的是如何搞好自己的书法艺术,而不是如何做好自己的市场”。在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许多极具个性和欣赏价值的书画作品在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中被传承下来,传承至今,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书法家的行列中,王祥之先生的隶书颇受专家的好评和大众的青睐,究其原因,这完全取决于其隶书那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艺术含量。
 
     当记者问及:“王老师,您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探究和发展,您是怎样来看待学术研究(理论)和书法创作(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王祥之老师答道:“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中应同步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书法艺术受到影响以致不完善。从古到今,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两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的书法家不是很多,不少人都有些弱项,比如搞理论研究的有的字并不理想,而搞书法创作的在理论上又往往缺乏应有的深度,很难求全。书法理论对创作有指导作用,传统的书法理论宝库十分丰盛,是后人取之不尽的财富,但也有些玄学的东西,应结合自己的创作与研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如脱节就是空洞的理论;在学习中要注重书法文字的发展,学隶书不懂篆书、不懂字的起源,很难理解隶书为什么会有多种写法,深层的东西写起来就不会得心应手,书法家更要侧重研究书法美学。”
 
   最后,王祥之老师就如何写好书法,给学习者小小的指导。他讲到:“书法是由线条、结构两大要件组成,书法的风格流派或秀美,潇洒、清丽或古拙、雄强、遒劲等,要下大力气研究线条的个性、质量,比如修长、圆润的线条适合表现清丽、潇洒一类的风格,而苍茫的直线则更易于表现力量、雄强的风格等。从结构来看,如中宫收紧、外延扩展适合表现飘逸、秀美的风格。而中宫疏朗,外延收敛的结体则表现出宽博雄强的个性。一个人在学习中必须明确自己的选择和追求的风格,明白此理然后有针对性的取法,一旦自己的审美趋向确定以后,便按照此审美趋向选择相近的字融合在一起。阴柔美、阳刚美很难达到完美结合,在思想上要清楚,然后用于指导实践,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则追求会十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