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随祖:从三百石印看齐白石的篆刻


    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罗随祖:从三百石印看齐白石的篆刻”于2013年3月23日下午在张一元博元舫举办。该活动由芷兰雅集艺术手机报 《文物天地》杂志社主办,中国嘉德协办,雅昌艺术网作为合作媒体。
  嘉宾介绍:罗随祖先生是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先生的后人,在甲骨文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罗随祖先生原为故宫研究员,从事金石考古及博物馆文物方面的研究工作,罗先生1979年进入故宫,秉承家学参与、整理、编辑多种古代玺印著作,如《古玺文编》、《古玺汇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徵存》等。
  中国古代篆刻的发展
  罗随祖:大家好。今天我主要围绕去年北京画院举办的“齐白石三百石印”展,通过三百石印分析齐白石的篆刻。
  建国后,齐白石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照顾,他去世后,很多学者对他的艺术进行研究,国家也要求将齐白石的作品保留下来。然而三百石印在2012年第一次全面展出,让大家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三百石印,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批东西,在齐白石的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篆刻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来源与它的发展方向、发展形式。篆刻的产生与中国历代的印章有一脉相承的特性,我们说树要追求叶茂,有它的根本,印章也如此。首先我们从古代印章开始,看一看古代的印章是什么样子。
  这些是秦汉南北朝时期的印章,秦汉南北朝经历了800多年的时间,这时期的印章也是被后人,特别是被篆刻家推崇为可以宗法的楷模,即视为可以作为楷模、效仿的东西。篆刻在中国明清两代非常之盛,篆刻家在明清两代曾经被称为流派印,为什么叫流派印呢?因为篆刻家从诞生以来,大家以派别相推许,分门别派,文人相轻,篆刻大家之间互相不沟通,所以就叫流派印。虽然分门别派,但是在明代以来的篆刻史上,唯一被大家公认、推崇的宗旨是“宗秦法汉”。所以我们探究篆刻,包括近现代大家齐白石一路的篆刻,一定要从古代的印章来研究他们的宗法是怎样的,所模仿的是哪一部分,取舍的又是什么?翻看近代的印谱可以看到,虽然大家都是“仿汉”,但是面貌各不相同,只是因为大家的取舍不同,所以才形成各自的风格。
  第二,艺术家或篆刻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个人风格,没有个人风格的艺术家不会给后人留下太多东西,只模仿,没有创造,那不是艺术,艺术家也没有出路。所以对于古代的宗法是各取所需、各取所长。齐白石也是如此,他吸取了古代印章的一部分来发展自己的篆刻艺术。
  古代印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私印和官印。秦汉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在今天看来是艺术,但在古代却是行政工具,是行使政权的唯一工具,古代统治中历来是“只认印,不认人”。如历代皇帝出宫私访,如果被抓到又拿不出印章,也会很危险,因为大家不认识皇帝,只认印,不认人。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在解释“印”的时候,说“印,执政者之凭信也”,执政者向老百姓发号施令,必须先把印章拿出来给百姓看,是行使证券的凭证,是古代的工具,这是印章很重要的一个功能。
  古代,私印的使用也很有意思、很普遍,那些贩夫走卒、牧童、放牛的、种地的,他们一辈子不认识字,也没有使用印章的机会,印章只是凭信工具。但是到了汉代,男子在14岁成丁的时候,有条件买一枚印章挂在腰间,称为配印,说明他已经成丁。在古代,有两件东西标志一位男子已经成丁,即配印和配玉。从这个角度我们知道在古代,印章是一种非常之普遍、非常之重要的工具。私印有一部分是刻上姓名的,还有一部分印章上没有名字,就是一个吉语,如“大吉大利”,甚至是一个鸟、一个兽。
  30几年前,为编书跑遍全国来搜集印章,北京、上海、安徽、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所有大的博物馆中,我们看到的印章以及重要的印谱资料有十万方。可想而知,秦汉时期印的遗留数量是多么巨大。印章在古代有两个共识,一是当时的行用非常普遍,即使是那些不识字的、没有任何用处的人也会有印,所以存量很大。第二,印章本身是一种标志性的器物。第三,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古罗马还是两河流域的文明,都有印章,印章是人类文明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印章的作用是什么呢?证明身份,是权力的证明,是能够行使政权的证明。
  我们再看看其他的,这是明清的篆刻。明清时期篆刻已经成为艺术,而不是古代印章了,明清时期印人辈出、流派纷呈,完全进入了创作阶段。而实际上篆刻从北宋就已经开始萌芽,只是到明代才开始定型。
  篆刻的发展在中国来讲很有意思,篆刻的发展是从上而下的,这是我的观点。在宋代的时候,皇帝、高级知识分子、文臣们,首先不满意印章的字,要参与创作,于是他们开始参与印章。比如今天看到的米芾书画上的印章就是他自己设计的,由于是铜印,只能设计好之后交给匠人制作。
  知识分子在封建时代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从仕,就是做官。但是明清两代吏治很严,皇帝驾驭百官,驭人臣之术,所以从仕者,就要准备随时被抄家、被下狱。《官场现形记》中讲述的清代官场腐败得一塌糊涂,卖官鬻爵,这是一面。还有另外一面,清代的时候,只要有人上条陈,说某某官员贪污了,就先抄家、先下狱,然后再查有没有问题,是否诬告,等查明了事情原委,释放之后官员就会感谢皇帝,说皇恩浩荡,皇帝至圣至明,查明了我没有贪污,太好了,我更要尽心尽力地为皇帝服务,这就是一种治理官吏的方法,说起来很残酷的,所以在封建时代做官是很不容易的,这是知识分子的一条出路。
  还有一条出路是考不中,或者不愿意做官,那么就回家种地,但是读了一辈子书,种地种不出,怎么办?唯一出路就是社管、私塾,在乡村、在地方上当老师。虽然当老师很苦,但是如果他的学生仕途发达后,那么这个老师的地位就会比父母还高。
  到了明清,出现了第三种出路,除了做官、做教师以外,还可以做印人,当篆刻家。明清出现了很多知识分子,以刻印为生,《印人传》记载了很多明清两代著名的篆刻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读书的前途是比较狭窄的,篆刻也为读书人开辟了第三条路。

 齐白石艺术的分期
  要了解中国印章从哪里来,就要了解中国篆刻形成的历史,从我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两点,一是齐白石的齐印分期和三百石印的特点,二是齐白石的剖析及其作品研究。要了解一位艺术家,首先要了解他的为人、思想、感情,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环境和环境对他造成的影响,才能够了解并理解他的艺术。
  第一:齐白石的分期。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1日,去世于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的一生,在地域上分有两个地区,湖南和北京,分界线在1919年。如果从齐白石的艺术作品来分我认为可以分为四期,是完全按照他的艺术作品变化的面貌来区分。
  第一个时期主要是1894年-1904年。齐白石是出身于民间的艺术家,他自称“芝木匠”。齐白石有很多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非常认真的忠实于艺术,努力完善他的艺术,他非常勤奋,所以他的成名绝对不是偶然的。
  齐白石将他32至42岁的篆刻作品总结为 “胎息黎氏,艰辛摸索,印见丁黄始入门”。最初的十年,齐白石确实是靠自己的摸索,他本是湖南一个乡村的雕花木匠,靠自己的摸索走入篆刻的大门。后来,李静安将丁黄印章的钤本寄给齐白石,他才第一次真正看到名家篆刻的作品,当时非常惊愕,他对丁黄的崇拜简直到了亦步亦趋的地步。齐白石很勤奋,由于条件不好,他自己跑到南山找比较软的石头,然后锯成印章,那叫褚石,用褚石来刻印。从李静安回忆录中了解到,齐白石刻印非常勤奋,刻了很多,而且基本上是在模仿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从43岁-56岁前后,慢慢的眼界变宽了,看的东西多了,开始刻自己的印。由于齐白石是木匠出身,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喜好与长处结合在篆刻中。这个时期的篆刻既有模仿,并开始有自己的影子,以直笔为主的印章已经开始出现。
  明清时期有很多篆刻家对秦汉印章有总结,既对宗秦法汉有共识,对秦汉印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共识,特别是清代的总结 “外圆内方,直如绳而棉裹铁”。汉印的笔划是外圆内方,但是圆和方本来是矛盾的两方面,把圆和方这两个矛盾体结合在同一个笔画,这是汉印的艺术成;第二,汉印的线条称为“直如绳”,线条是直的,但又不像玻璃、铁棍那么直,而是像绳子自然垂下来的直。其中包括两个概念,就是软和硬的概念,虽然直是硬的,但是它像绳子,质地又是软的。还有一条补充,“棉裹铁”,像铁外边裹着棉花一样,外柔内刚,里边有骨头,外面有肉。这是篆刻家总结的汉印的特点。
  通行的概念是大的方向,但是艺术家的篆刻要想突破、形成自己的面貌,很多时候要背道而驰,这也是一个真理。齐白石本身是木匠,木匠使用的工具是凿子,而凿子开卯都是直的,所以他对直线的东西是最熟悉不过的,因此这时候他的印章除了模仿的痕迹以外,已经开始有自己的面貌。
  第三个时期,57岁-69岁,这时他已定居北京,这对齐白石的成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齐白石出身穷苦,后来由于刻印章,生活条件好了,他在老家买地、盖房,而正要过好日子的时候,听闻有人要绑架,在朋友的劝说下,再三考虑来到北京,这段时间对齐白石的思想形成和艺术的形成很重要的痕迹。现在的学者分析,齐白石的思想很简单,一心一意就是他的艺术,在中国社会大动荡、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一点不关心政治,就是希望过上好日子,安安稳稳的创作艺术,所以在中国的社会动荡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他就是沉醉在艺术中,沉醉在自己的创作中,这也是很难得的,在中国近代艺术家中也非常少见。
  第四个时期,即齐白石所谓的成熟期,真正形成自己面貌的时期。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印得很普遍,这是成熟期的东西,真正有他自己的面貌。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只看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一定要了解他是怎么走过来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成熟时期的作品,艺术家成熟期的作品是经过了非常艰辛的探索、非常刻苦的努力得到的,另外,仅仅看艺术家成熟期的作品,对艺术家的理解容易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