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热舞羊台山

        4日,在大浪文化公园广场举行的深圳市首届麒麟文化节上,深圳本土舞麒麟队伍献上了精彩的表演。陈锡明通讯员钟芬摄

  4日,深圳市首届麒麟文化节在大浪文化公园广场拉开帷幕。该活动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大浪办事处联合举办,包括全市麒麟舞大汇演、麒麟博物馆落成暨麒麟文化论坛等活动。

  据介绍,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象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麒麟形象为主题的舞蹈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的拟兽类舞蹈,这类舞蹈到唐代日益成熟,在客家人历次南迁过程中保留并逐渐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如今遍布全国、远播东南亚及欧美的丰富多彩的麒麟舞,表达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活动现场,大船坑、坂田永胜堂、龙城、观澜、黎围等5支深圳本土舞麒麟队伍,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在鼓乐声强烈的节奏中,仿生麒麟活动过程,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舞蹈表演和武术表演完美融合,其中还不乏幽默、夸张的各种动作,引来观众阵阵笑声和掌声,也紧紧吸引住路人驻足观赏。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五支表演队伍都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深圳地区麒麟舞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其中,作为典型代表的大船坑麒麟舞还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谢玉球申报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介绍,大船坑麒麟舞集舞蹈表演和武术表演于一体,还留有攻防武术的影子,共八个套路,十套拳术及十二套刀、棍、叉等武术表演,完整地保留了谦恭礼让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系列动作,优美洒脱,表演丰富,经过谢氏家族代代相传,历经明、清数百年而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弥补了其他队伍传承时间短或传承规模小或舞蹈套路及武术动作少等缺陷。

  大浪辖区客家人长期聚集,民风纯朴,流传着多姿多彩的麒麟传说和故事,除了大船坑,龙胜、石凹、赤岭头、元芬村的舞麒麟活动也一直十分红火。大浪办事处非常珍视这一民间文化,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组织排练,对群众性的舞麒麟活动进行了培育和提升,不断促使麒麟文化的发扬光大。

  同时,在现场的另一个项目――民间艺人技巧展示活动中,20多位获市级非遗项目的民间艺人在各自摊位上展现捏糖人、皮影、剪纸等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精湛的技术引得观众不断叫好。

  “这次文化节,旨在通过民间艺人技艺展示、麒麟舞展演、麒麟博物馆开馆、麒麟文化研讨等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识,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大浪办事处负责人说道。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