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慧:从天津下岗女工到相声演员

   

        刘春慧生长在天津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由于从小喜欢文艺,刘春慧上中学的时候就考入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话剧团,梦想着将来能当一名演员。

  1983年高中毕业后,刘春慧被分配到一家糕点厂成为一名面点工人。工作十年之后,她主动选择下岗。她在服装城当过播音员、卖过羊杂碎,在几个哥哥姐姐相继下岗后,为了生存,她和三姐摆起了卖羊肉串的摊子。尽管生活窘困,但刘春慧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演员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与相声结缘。

  1998年,马三立先生的徒弟、相声名家于宝林先生组织老相声艺术家在天津成立了一个民间艺术团,专门在茶社表演相声,并找来刘春慧担任团里的报幕员。

  这个可以每天听相声、每天和老相声艺术家打交道的机会让她迷上了相声。她像一块投入水中的海绵,不断吸收着相声艺术的营养。报完幕,她就躲在舞台的角落学习相声表演,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主动找前辈请教,并积极练习,将一些传统相声段子背得滚瓜烂熟。

  她的努力,于宝林先生看在眼里。同年,于宝林先生作为刘春慧的相声启蒙老师将她带入相声舞台,成为相声圈里少有的女相声演员。作为34岁才学相声的女演员,刘春慧深知其中不易。她抓住点滴时间“练活儿”。白天,除了在台上演出、在摊前招呼客人,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站在烤串摊前,她的嘴里都在不住地练习段子;夜里,家人睡了,她就到楼道、到厕所去练,有时候连梦里都在背词。2007年,刘春慧正式拜老相声演员张文霞为师,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开发了数十个适合女演员表演的相声段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一年500多场演出,使刘春慧由一个相声的“外行人”成为了津城演出场次最多、广受欢迎的女相声演员。

  刘春慧把笑声带给观众的同时,还不忘向社会播洒爱心。十多年间,她捐出七万多元善款帮助百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刘春慧没结过婚,没有儿女,却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